《流泪的二胡》碑林路人

《流泪的二胡》碑林路人

2021-12-26    09'39''

主播: 时不再来

298 1

介绍:
流泪的二胡 作者:碑林路人 朗诵:…… …… 1893年8月的一个黄昏, 无锡城里一个姓秦的大户人家 降生了一个男孩, 秦家的所有人都知道, 这是秦家二少奶奶 和无锡城雷尊殿的当家道士 [语音] 华清和的私生子。 因为秦家的两个儿子先后去世, 为了给秦家留后, 秦家人将这件事 悄悄地隐瞒了下来。 …… 当这个孩子 开始渐渐长大的时候, 这件事再也无法隐瞒, 于是秦家便将年轻的寡妇 和孩子一起赶出了家门。 孩子的母亲熬不住邻里间的闲言碎语, 终于精神崩溃,不久便离开人世。 孩子被送交给华清和在无锡东亭的 乡下本家婶婶抚养。 这个孩子,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 二胡演奏家阿炳,学名:华彦钧。 …… 阿炳没有父母, 在乡下被人嘲笑为野孩子, 在他长到八岁的时候, 华清和以师徒之名 将阿炳接到雷尊殿继续抚养, 并传授技艺。 师傅将所有的父爱都给予了阿炳, 亲自教他三字经、百家姓, 又将他送入私塾识字读书。 …… 道教是中国民间音乐 传承和保留最完整的一个地方, 阿炳在道观里受到了最初的音乐启蒙。 师傅教他在雪地里迎寒击石学敲鼓, 教他面对着风口吹竹笛, 学二胡时他的手被琴弦 勒出了一道道血痕,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想用自己最大的努力 来报答师傅对他的厚爱。 阿炳慢慢学会了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 18岁时的阿炳已精通了道教 所传承的各种音乐, 吹拉弹拨样样都能, 被无锡道教音乐界 赞*誉为演奏能手, 并享有小天师之*誉。 …… 阿炳一直以为 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孤儿, 能被师傅收养并收到 良好的教育是他三生有幸。 1914年华清和去世, 21岁的阿炳 继承了师傅的衣钵, 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 这时候阿炳才知道, 疼爱他的师傅 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原来自己被蒙蔽了整整21年。 …… 年轻的阿炳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在父亲去世后,他开始放纵自己, 他要任由这卑贱的生命自由地来去。 阿炳开始进入***, 开始用鸦片麻痹自己痛苦的内心 他变卖了雷尊殿的房产、地产 和大大小小的物件, 直到父亲留给他的 所有家当全部卖完。 身无分文的阿炳突然觉得 这世界如此的干净, 他不再亏欠任何人, 而任何人也不再亏欠他了。 …… 短短几年时间, 阿炳的一只眼瞎了, 又过了几年, 另外的一只眼也瞎了, 他孤身离开了道观, 开始流浪街头。 他带着他心爱的二胡, 二胡就是他唯一的家当, 二胡拉出的曲调就是这世上, 唯一可以与他相依为命的知音。 从那时起,无锡街头就常常 可以看见一个头挽发髻, 身穿长衫的男子, 他一手拿着二胡, 一手拿着一个破旧的毡帽, 他与二胡一起流浪, 他与二胡一同哭泣。 …… 流泪的二胡最懂得阿炳的悲伤, 那加粗的琴弦和跳跃的琴弓, 不知道被这双年轻的手 抚摸过多少遍。 它每一次响起的时候 都带着彻骨的痛, 和无法言尽的悲凉, 那呜呜咽咽的音符, 仿佛是阿炳在时光中 剥离出来的一颗伤痛的心。 每一个路过的人 都会为这样的音乐动情, 每一个听见阿炳拉琴的人, 都忍不住被这样的旋律感动的落泪。 …… 1950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 带着钢丝录音机去无锡收集民间音乐, 他们来到了阿炳的家。 这时的阿炳身体已十分虚弱, 他们为阿炳录制了包括二泉映月 在内的3首二胡曲和3首琵琶曲。 这次的录音,为中国民间音乐的保存, 留下了最珍贵的原始资料。 同年12月,当两位教授 再次来到阿炳家的时候, 他们猛然看见门厅的正中间, 放着阿炳挂着黑纱的遗像。 他们忍不住就跪了下来, 他们知道他们跪拜的是 中国民间最杰出的一位音乐家, 他用一把二胡,诠释了生命与音乐 最深刻的内涵和不可分割的情愫。 …… 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 在听到阿炳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二泉印月后, 也跪在了地上,他含泪说: 这首乐曲是要跪着听的。 这应该是对二泉印月最好的诠释吧, 这也是对阿炳这一生最好的诠释。 …… 或许上苍将生命的苦难给予阿炳, 是因为他有着无以伦比的才华, 所以才通过这样的方式 委以他如此艰巨的重任; 或许没有这些常人难以接受的磨难, 就不会有这如泣如诉的二泉印月。 在江南,在阿炳流浪了一次又一次的土地上, 我再一次跪拜在阿炳墓前, 我为这样一个伟大的生命默哀, 我被这样一个伟大的生命折服。 …… 配乐制作:微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