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邻居,卡尔西法。
你也可以直接叫我卡尔酱,这样亲切。
喏,这是我家,日落大道117号。
老房子了,花园也不怎么打理,花花草草总是往外头探脑袋,它们和我一样,都自在惯了。
有事儿没事儿都来家里玩儿啊,哪怕隔着篱笆聊会儿咱这条老街好不热闹的琐碎日常。
说定了啊!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June 19,2015
Friday,Sunny
@Office
--------------------------------------------------------------------------------
(一)
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乡下,算一算,也有好几年了。
除了上班和偶尔购物需要进城,其余的时光就是面朝着院子,小河,以及延伸向远方的田野,默默与它们为伴,目送它们追随着四季更迭的脚步而去,按照造物主安排的节奏,不慌不忙,不紧不慢。
它们比人们更清楚:时间自有来速。
如果在院子里架上一台相机,每天为这一片天地拍一张照片,我想一定能在这些静止的画面中发现时间流动的美丽痕迹。
这里面藏着一个很妙的哲理,真正的美需要有极大的耐心。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本来感慨着,如果给陶渊明一台相机的话,他一定会成为摄影大师的。
再一想,暗自庆幸,还好还好,好在那时候他没有相机,没有围脖,也没有朋友圈,他只用一双慧眼,一支生花妙笔,就留给后人无数从字里行间呼之欲出的美好景致。王国维评价纳兰性德的词作时曾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用在五柳先生身上,也是殊途同归,相得益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而然,越是简单清爽越是灵秀无双,也最是难得。
很多事,本质真纯与否都只不过在一刹那之间,守住便是守住了,失守也便是永远失去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部神秘莫测的武功秘籍的话,那一个个招式背后的关隘便只是一颗初心罢了。
(二)
几年前,爷爷留下的老宅成了危房,家人便在旧址上重新建了院子,换了样式,但还是和从前一样的朝向,好抚慰爷爷在天之灵,让他知道这个家始终被妥帖地打理着,一如他生前的用心尽力。
这些日子里我尽看些主题为思乡,或者回归田园的诗歌。
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我买了些彩色水笔,用起来很顺畅也舒适,写的字也比平时用惯了的签字笔写出来的更有气质。
有了这些笔,就有了极大的兴致去学写繁体字,温故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
渐渐的,脑袋里开始植入当个乡野村姑也蛮好的意念。
康熙时候有一位相国叫陈廷敬,我是因为他是我本家才在机缘巧合之下格外留意的。
看人物画像,果然是老陈家憨实靠谱的模样。
看生平事迹,的确堪称一位称职的大清相国。
他曾写家书给想来京城投靠他,谋求官职的弟弟,劝他在家乡安心做好官,过好日子,照顾父母,让兴趣爱好得以发展,这封家书化用了白居易的《池上篇》。
出于好奇,我找来白居易的这篇诗文来读。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
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
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陈廷敬很艺术地化用了这篇《池上篇》写在家书里,委婉地劝慰了弟弟。
当然了,陈廷敬的书法品质也是极高。
自从读了《池上篇》,让成为优质的乡野村姑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为此还许下了一个心愿:
愿用努力和诚意实现《池上篇》里的生活愿景。
愿长久陪伴于父母身边。
愿手植花草馨香可人。
愿侍养小动物感受万物有灵且美。
愿记录下根植于泥土的日常。
愿悟到短暂生命中的深情绵长。
我觉得这样好像是继承了爷爷的衣钵,接上了地气。说到接地气,一个发散思维想到我是摩羯座,果然土象星座的人逃不开大地的召唤。
苏东坡曾写过一篇柔美空灵的《定风波》,不是那首著名的“莫听穿林打叶声”,而是“常羡人间琢玉郎”一首。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阕词背后有一个很美的故事。
(故事经百度百科查到)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他的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王巩北归,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她岭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美柔奴。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诗长着一张社交网络状态签名的脸呢。
白居易也有和这句诗意境相似的句子,“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可以说他们心有灵犀。但苏轼和白居易有一段十分纠结有趣的八卦,一切都来自亘古不变的追星的狂热。没错,苏轼是白居易最狂热的粉丝,就连苏东坡的“东坡”都是从白居易那儿夺过来的。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去挖掘这一段古典的八卦。
工作的时间已经算得上好多年了。迷惘,彷徨,失望,折腾,反反复复地怀疑自己,找不准定位时又忍不住眼高手低。我本以为还得蹉跎个几年才能让心降落下来,却发现梁漱溟先生老早就说过:
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
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
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
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
梁先生所说的“这个时代”当然不是只我们身处的时代,可提出的问题确实一样的。其实全世界的年轻人面临着大同小异的困境。
爷爷的老宅子,白居易的《池上篇》,苏轼的《定风波》,梁先生的劝诫,都在默默地提醒着我,内心的成长,内心的安定有多么的重要。
我得庆幸,能在书中,在生活中,在所有的经历里找到了可以依托的信仰。
把心找到,多好。
(三)
我没有否定去更广阔的天地寻找机会,此刻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属于当下的选择,落脚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做一份普通的工作,与家人在一起。
不久前,我收到来自北京的好朋友寄来的明信片,正面是电影《小城之春》的剧照。他知道我的选择,但我并不想在小小的地方泯然于众人,而是要学着在小城的平静和按部就班里找到意外和惊喜,并坚持着。
我听陈丹青老师讲北宋时18岁的王希孟画出了著名的《千里江山图》,他英年早逝,只有这一幅作品存世。王希孟用他属于十八岁的安静,真纯的心,用一股子只属于这个年纪的勇气和自信创作了让宋徽宗赵佶赞叹不已的作品。
少年人常有不自知的美,而正是因为这一份不自知才更为珍贵。
我想让自己的内心安定,然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勇气,不求天赋异禀,只希望有王希孟的那份少年人的精神气。
(四)
我本来为这篇文案取名叫《我种了一颗橄榄树》。
写着写着,觉得“此心安处是吾乡”更简单明了。
《橄榄树》这首歌其实是歌曲届的《静夜思》,华人里头不知道这首歌的恐怕不多。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这首歌由三毛作词,李泰祥作曲,以齐豫演唱的版本最为知名。
其实这首歌的歌词被杨祖珺修改过,因为三毛最初的歌词里有一段是“为了天空的小鸟/为了小毛驴/为了西班牙的姑娘/为了西班牙的大眼睛/流浪远方流浪”,李泰祥觉着和上旋律不协调。
后来经过杨祖珺修改,才变成“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 流浪”。
虽然说三毛并不是很满意被修改的歌词,但这首歌还是成为了华语世界里独树一帜,代表了太多太多含义的经典歌曲。
我本来想援引这首歌中关于远方,关于故乡,关于流浪的情绪来讲述这一段时间以来我自己度过的日子,做出的选择和经历的事,想想还是再等等吧,让我再多一些时间来领悟这一首歌,多一些时间投入到琐碎的日常生活,了解自己,了解当下,了解梦想,了解远方。
总有一天,我会在心上,种上一棵橄榄树。
都说齐豫演唱的《橄榄树》有一股清冽的泥土芬芳。
还记得我之前为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叫Afra,在希伯来语中它是尘土的意思。
你看,我真的注定,是属于大地的姑娘。
背景音乐:
还没想好。
--------------------------------------------------------------------------------
天不早了,要不来我家吃饭?
不了?好,那下回一定哦!反正离得近,记得多来串门儿!我是邻家卡尔酱,喜欢我的节目吗?
感觉快乐你就点点赞!
有什么想对卡尔说的话吗?
你可以直接在片刻留言或片邮,也可以在新浪围脖@卡尔西法的麦克风。
卡尔在这里恭候乃们的大驾!
声音里有良辰美景,有你聆听,就是最好的时光
- 卡尔西法@围脖:@卡尔西法的麦克风http://weibo.com/likeqianqi
- 电台@围脖:@卡尔西法的欢乐电台http://weibo.com/kradio
-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kaerxifaradio/
- 微信平台ID:ikaerxifa
- 卡尔@片刻:http://pianke.me/profile/134897/
- QQ群组:288560333 (验证里请说说对卡尔或者节目的感受吧)
- 喜马拉雅:卡尔的主页是http://www.x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