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这是一只超级可爱又超级坚韧的小蜘蛛。如果给它评“挫折商”的话,大概得给它120分吧。 提到蜘蛛的挫折商,那是历史上都有名的。据说在1306年的冬天,苏格兰国王罗伯特.普鲁士在战争中失败之后,躲在一间小木屋中咬着胡萝卜瑟瑟发抖。在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只蜘蛛。那只小蜘蛛正在小木屋的一角织它的网。狂野的风一次又一次把它的网扯破。“你试了六次都失败了,我的朋友”,普鲁士对蜘蛛说:“如果说该放弃的话,现在是时候了。”然而蜘蛛并没有放弃。它耐心地做了第七次。它织好一个线头,把它拉上屋缘。这一次,它成功了。普鲁士惭愧地说:“我向你致以最真诚的道歉。看来我错了。如果还有一次努力的机会,现在正是时候!”就在那一年的春天,罗伯特.普鲁士返回苏格兰,开始重新组织队伍。终于在1314年,他带领这支队伍在班诺克伯恩同英军作战。虽然兵力不及敌人,但由于他们有必胜的信心和机智的谋略,最终赶走了英国人,从外国人的统治中,解放了自己的国家。 我们的孩子在富足的社会中成长,自幼眼界开阔,素养远远超出了父母辈爷爷奶奶辈。然而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却反而增长。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心里总是充满哀伤,也充满疑虑。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早早结束自己优秀的生命?为什么这些孩子不能学一学这只可爱的小蜘蛛?生命哪怕再微小,也是千亿年集结下来的宇宙精华。为了想要爬上屋顶,小蜘蛛独自承受着风雨,一次次地努力,这种精神并不是所有身为高级生物的人类都具有的。也许我们天生也像蜘蛛一样具备了消化和抗击失败的能力。看看那些一次一次努力想要爬起来站起来走起来的小婴儿,他们不管摔倒多少次都绝对不会放弃。为什么长大了,能力更强了,反而不那么能承受失败了呢? 发了这许多感慨,还是来看看歌词吧。这首儿歌是美国家长孩子们人人会唱的曲目之一,而且是一边唱一边用手比划着。 The itsy bitsy spider went up the waterspout. 小小小小蜘蛛爬上了屋顶 (两只手伸到胸前,左手食指和右手拇指相对放在上方,左手拇指和右手食指相对放在下方。下方两个手指松开,旋到上方,不断循环) Down came the rain and washed the spider out. 下了一场大雨把它冲下来(两只手高举头上,一边向下运动,一边晃动手指。手下降到胸前之后向两旁甩开) Out came the sun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 太阳公公出来把雨都晒干(双手食指和拇指分别相触形成一个环形,从下升到头顶。之后两只手张开,好像擦窗户那样蛇形下降) and the itsy bitsy spider went up the spout again. 小小小小蜘蛛又爬上了屋顶(重复第一句的动作) 这是一首很有趣的歌。我的两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儿子十几个月的时候就跟着一起比划了。他那时候还不会食指拇指相对,只是两只手放在一起动。过些日子,就知道是应该手指和手指相对,不过也还是食指对食指,拇指对拇指。女儿小时候也一样。我们从来不会可以去纠正孩子的动作。在欣赏儿歌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的正确也没有所谓的错误,我们只是专注于感受音乐。忙于纠正孩子动作的时候,就是打断了孩子对音乐的感知。不用担心孩子总是做错。孩子们学习东西总是由粗入细,就好像画画一样。好的画家并不忙着纠结于局部的细节。他们总是先定好框架和色调。有了整体布局之后再慢慢雕琢细节。 女儿第一次听这首歌到现在可以完整唱和表演出来,总有不下一年的时间吧。用一年的时间来学会一首歌?!这个速度可真算得上蜗牛了。如果及时纠错,也许她可以在一个月内就学会这首歌。可是别忘了,这一年里,她同时学会的歌可是几十首呢。虽然并不能完全保证音准,但是她对儿歌的热爱可以说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下雨打着伞在外面走,她会突然唱“踩水,踩水,踩水玩”(歌词是她自己现编的,用的是dance with me的旋律,这首歌以后也会给大家介绍哦)。 这首歌的歌词比较简单。需要解释的可能就是spout。什么是spout呢?查词典大概会告诉你“作为名词:喷管, 喷口, 水柱, 喷流, 管口;作为动词:喷出, 滔滔不绝地讲, 喷涌”。这和屋顶有什么关系呢?美国的房子大都是两三层高的小别墅,房檐围着一圈浅浅窄窄的水槽,用来汇集屋顶流下来的雨水。雨水注满了水槽之后怎么办呢?贴着外墙一般会有一根方形水管,上端连着水槽的最低点,下端一般挨着地面敞开,这样雨水就可以通过这根水管从水槽流到地面了。这根方形水管就叫做spout。在I’m a little teapot这首歌里面也唱到了spout这个词,是“壶嘴”的意思。想象一下茶壶倒水出来的那条水柱吧。海上龙卷风带起来的水柱和那有一点像,所以也叫做waterspout。 我已经把中文演唱版本放到泡泡屋儿歌频道了。这首歌是最好的亲子儿歌哦。两只手放在孩子的身体两侧,唱着“小小小小蜘蛛爬上了屋顶”,两只手就从腰部一直挠到胳肢窝。我就不信没有孩子不会哈哈大笑的(请注意,这一招只适用于四岁以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