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只小鸟,他有一顶可以统治整棵树的皇冠,但有一天他感到了孤单,于是他摘下了皇冠,出发去寻找同伴。第一次他遇到了一群戴皇冠的同伴,为了不被排挤,他取回了自己的皇冠。第二次,他又遇到了一群戴帽子的同伴,为了融入集体,他又在慌乱中捡了一顶帽子。这时候故事出现了反转,当他戴着帽子和皇冠回到那群戴皇冠的同伴中时,他们因为他的特殊而簇拥他为王。可是,这只小鸟扔掉了帽子,也摘下了皇冠。大家终于开始抛弃所有成见,在最后一片森林中,有树,有小鸟,有帽子也有皇冠,“各种组合都在这里”。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要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这里,“皇冠”和“帽子”都是自我人格的象征。最初的那只小鸟主动取下了皇冠,这可以看成他抑制自我膨胀的一种行为。而之后出现的那批小鸟十分珍视自己的“皇冠”和“帽子”,这是他们对于自我的强烈认同,这种认同达到一个极点后就产生了一种“排他性”,这是自我人格扩张带来的后果,因而他们无法容忍新出现的跟自己不同的那只小鸟。他们攻击他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自我的纯正性,害怕自我被外界所改变。在这个攻击和排斥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看到了自我人格的一种分裂。起初,他们对已经拥有的“自我”(拥有皇冠或拥有帽子)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似乎并不确定,因为当那只小鸟戴着一顶帽子来到一群戴着皇冠的小鸟面前时,他们完全妥协于另一个更强大的“自我”中(即同时拥有帽子和皇冠)。所以最初那只小鸟很快就赢得了其他小鸟的信任,使得所有小鸟都放弃了原有的“自我”(即皇冠),这里的丢弃是盲目的,是小鸟们跟风的行为。但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在最后一片森林中,不光原先的那些“自我”没有被丢弃,它们还收获到了更多的“自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你可以选择帽子,可以选择皇冠,但你也可以什么都不选,选择的最高自由就在于可以放弃选择。在放弃之后是接纳,对他人的接纳即是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和扩充,这也是最初那只小鸟开始时要出走的原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树”这个意象的特殊性。最初那棵灰色的树在之后的画面中一共出现了四次,越到后面,围绕在它周边的树木就越多。这棵灰色的树在一群红色树林中间十分显眼。树最初是小鸟们的住所,是一个家园的象征。但这棵树又被小鸟和皇冠所统治,家园从来都不需要被统治,因而这棵树就变成了“自我”的另一个分身。故事最开始就提到,当小鸟摘下皇冠时,树就能得到自由,而这个被摘下的皇冠刚好被保留在树的中心。这也是在暗示,只有当你将你强大的可能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的“自我”控制在内心时,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反之,则会被这种权力控制而迷失自我。
值得注意的是,主人公小鸟有两次机会可以成为统治者,第一次是统治树,第二次是统治所有戴皇冠的小鸟,但他都放弃了。一个自我人格健全的人是不会再在意别人的目光了,所以统治与否对他已经不重要,他已经成为自己的统治者。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当小鸟戴着帽子第二次来到戴皇冠小鸟的森林时,是一个“刻意”的行为。因为这次他把握了主动,他选择了去面对差异和不同,所以他既带着帽子又带着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