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决定离开了读书和生活了六年的三线城市,只身来到广州。并且刚来的第一周就成功拿到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
那是一家传统行业的公司,但老板希望向互联网方向转型,打造出一个闻名当地的内容平台。
为了顺利开展这个项目,当时公司决定用比业内较高一些的工资,招聘内容专员。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进的这家公司。
初到大城市就顺利找到工作,还发现自己原来能拿到比以前几乎翻一倍的薪酬,我不禁有种喜不自胜的飘飘然。
我租下了离公司不远的单间公寓;陆续分期购进之前舍不得入手的大牌护肤品和电子产品;经常以低脂健康为名,午餐叫寿司外卖。
但好像乐极容易生悲。几个月下来,项目的进展却十分缓慢。
不仅核心的理念很难表现,要确认的细节也被一拖再拖。因为这是一个从“零”做起项目,零粉丝,零热度,零融资。
筹划了好些时日,始终拿不出让人满意的工作成果,整个团队都有点泄气。
终于,我被人事约谈了,通知我公司决定把项目搁置,相关的员工也不必留下了。
我拿着少量的赔偿离开了公司,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三分钟热度且毫无成果的项目,写进新简历里。
行业不景气,项目被腰斩,分期还没还完。
人在青年,却经历着中年危机,我有点笑不出来。
坦白说,当时人事让我签署解除劳动关系声明书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会有种失败感。
这是我第一次被辞退,也是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城市之间是有“压力差”的。
刚走入社会又遇到好项目时,容易让人有种即将干成一件大事的错觉,可如果一旦跟不上节奏,就能很容易体验到这种被现实先“捧”后“杀”的残忍。
但一个晚上不到的时间,我就完全消化了身上的失败感,因为失败感很快就被危机感取代。
我不记得我每天晚上是怎么睡去,我只知道我每天都在危机感的包裹中醒来。
每天准点起床,整理作品,更新简历。在各大招聘app里浏览、筛选。
然后我开始穿梭于CBD的高楼间奔赴一场场面试,妆都被太阳晒融。
辗转了好几家面试后,我争取到一份影视文案的工作。虽然在入职的第一周,已经加班到凌晨4点,但也总算为我的失业生活画上了句号。
工作确定后,我又换回了城中村的房子,房租开支只需要900块,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刚来广州那时候,以为有一份能够应付生活的工作就能安全过渡,结果被现实的一盆冷水浇得措手不及。
后来我明白了,想要躲开现实浇来的冷水,就要记得在规划时,多给自己留点“后路”。比如戒断无谓的消费,攒下钱。
一生中的机遇有很多,但不要觉得遇见一个好机会,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因为“遇见”,不等于有能力“把握住”。但一旦握住了机遇也不要轻易放松,要带着危机意识,努力把机遇朝你想要的方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