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贫困童年
1.1 家庭因变致贫
1946 年我在上海出生。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的出生并没能给家人带来太多的欣喜。父亲忙于生意上的事务,甚至连我的名字都忘记给取了。一直到我上小学前,我的名字就叫“小印度”。我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用“小印度”来称呼我?母亲告诉我,当时的上海租界,巡捕多为印度人。很多家长爱把孩子打扮成巡捕的模样,着巡捕装。对这样的孩子,人们就叫他“小印度”,也就是小巡捕的意思。
我明白了,这就像后来一个时期人们喜欢给孩子穿军装,一个时期又喜欢让小孩扮警察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解放大军南渡长江前,上海的企业主们纷纷举家搬迁,逃离上海。很多人去了国外或者香港。父亲和母亲商量的结果,是回福建老家。
父亲曹河仁是福建福清高山镇曹厝村人。福清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为福州市辖县级市,自古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是林则徐的祖籍地。福清还是全国着名侨乡,自古以来就有年轻人远渡重洋学习打工经商的习惯。
我的家族在高山镇里算是望族。曾祖父曹公望,是福清的首富,他的墓就在我家院子的后面。小时候,我常到曾祖父的墓地一带玩,墓地很大,周边长满了许多野花。
曾祖父努力积攒下的家业,到爷爷时逐渐衰微,直至最后破落,这是在父亲出生前。
父亲年轻时跟着舅公到了日本。舅公自己在日本有店,可是他没有把父亲放在自己的店里,而是介绍父亲到一家日本人开的布店当学徒。学徒的第一年,父亲所做的,就是煮饭、煮菜、挑水、倒马桶、倒尿壶,吃的则是布店老板一家的剩饭剩菜。到了晚上,布店老板要求父亲不断地对着镜子练习走路,练习微笑,练习鞠躬,练习说话的口型,并告诉他要一直练,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学徒的第二年,布店老板叫父亲把店里的货担着带到乡下去销售,就像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货郎担,挑着担子货,边走边叫卖,时而,将担子搁在路边,边卖边吆喝。学徒的第三年,父亲才回到店 里,学习怎么站在柜台内,接待客人,进货出货。三年一到,店老板 告诉父亲,“我教给你的,你已经都学会了,现在你可以离开我的店,去开自己的店了”。我爸说,他的前半生,很感谢日本老板:“三年出师后,我才知日本老板用心良苦。他第一年是练我身骨,第二年教我吃苦,第三年才授我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