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寒假古诗词诵读05《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2023寒假古诗词诵读05《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2023-01-07    04'33''

主播: 稳稳的幸福😊🌸

3605 12

介绍:
2023寒假诗词诵读 稳稳的幸福 配乐:《云山夜雨》 05.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千百年来,人们相约在扬州瘦西湖畔的二十四桥赏月,就是一桩风雅趣事。历史上吟咏“二十四桥”的诗篇不尽其数,其源头都可追溯至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忆旧诗。唐朝晚期,经过安史之乱的大唐王朝由盛而衰。杜牧26岁进士及第,空有满腹才情,在京师却得不到重用,在唐大和年间赴扬州为官。 当时的扬州是往来南北的交通要道和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彼时的扬州城内,十里长街,店肆林立,舞榭歌台,夜夜笙箫。在扬州期间,杜牧与节度判官韩绰相识,公务之余,二人常常私服外出,饮酒宴游。 两年后,杜牧回长安供职,把对友人日积月累的思念,对扬州城的无限感怀化作了痛快淋漓的一曲倾诉。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的开篇从大处着笔,描摹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迢迢蜿蜒如带的全景,表明即便深秋季节,江南大地依旧绿水青山,草木葱笼。 “隐隐”与“迢迢”迭用,“秋尽江南”与“草未凋”形成转折,构成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充分流露出诗人翘首遥思,怀念故地的情感。 后两句从诸多江南佳景中撷取二十四桥这一意象,诗人以戏谑的笔调询问好友韩绰,这深秋之夜,明月高悬之际,你在何处教歌女吹箫?既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适,也传达出对江南自然风物,对扬州繁华岁月的追思。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的济世之才,没有在扬州得到施展,却给世人展现了一个繁华浪漫诗意充盈的扬州。 其实,在杜牧之后,二十四桥的具体方位已不可考,二十四桥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也成了千古之谜,引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绝,争论不休。 如今,虽然二十四桥的胜迹已无处探寻,但是二十四桥明月夜作为瘦西湖畔的一种经典印象,依旧寄托了世人对扬州人文魅力的美好遐思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