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经典散文《中年》(有删改)(诵读:不蔓不枝)

梁实秋的经典散文《中年》(有删改)(诵读:不蔓不枝)

2017-06-25    05'38''

主播: 不蔓不枝1219

253 7

介绍:
《中年》梁实秋(有删改)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感觉不到 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    年青人没有不好照镜子的,在店铺的大玻璃窗前照一下,总觉得大致上还有几分姿色。这顾影自怜的习惯逐渐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菁jing1菜描”,心想那是抬头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而最令人怵(chù)chù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sù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但是没有用,岁月不饶人!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哪个年青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青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到了中年,全变了。曲线 都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分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分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最暴露在外 面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còu,疏而不漏,把脸 逐渐织成一幅 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齐松懈下来往下堆摊,成堆的肉挂在脸上,挂在腰边,挂在踝际。听说有许多西洋女子用赶面杖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混身乱搓,希望把浮肿的肉压得结实一点,又有些人干脆忌食脂肪忌食淀粉,扎紧裤带,活生生的把自己“饿”回青春去。    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    施耐庵水浒序云:“人生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其实“娶”“仕”都是小事,不娶不仕也罢,只是 这种说法 有点中途弃权的意味,西谚云:“人的生活在四十才开始。”好像四十以前,不过是几出配戏,好戏都在后面。    四十开始生活,不算晚,问题在“生活”二字如何诠释。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 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