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是范雨素”

如何看待“我是范雨素”

2017-04-28    09'47''

主播: 優谷客

124 4

介绍:
文章《我是范雨素》刷爆朋友圈 44岁的作者是仅读完初中的外来务工者 “我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 生活中的范雨素 摄影/本报记者 计巍 近日,一篇名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网上突然引起众多关注,并在微信端迅速收获“10万+ ”的阅读量。文章作者范雨素是一位农民工,她在文中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有 网友评论称:“没有激烈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作者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 围人人生的记录者。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44岁的范雨素是湖北人,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女工。她说自己不靠写文章谋生,原本只想挣点儿 稿费。然而《我是范雨素》突然火爆之后,有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昨天她为了接 待来访者,不得不专门请了一天假。 来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的范雨素只读完了初中,然而在遍读上世纪80年代在她在村子 里能找到的小说和文学杂志后,她“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20岁的范雨素一路北上,来到距 家乡千里之外的北京。在饭馆做服务员,但她形容自己“很笨”,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结婚 五六年经受了男人的酗酒和家暴,她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女儿自己打工过活。 范雨素现在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那里有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住的平房。初到皮村,范 雨素陆陆续续搬了好几个地儿,最后以300元每月的价格租了一户四合院里的8平方米单间。这 间朝南的房间有一块大玻璃,阳光可以洒进屋子,“特别幸福,有安全感。” 她和几十位有文学兴趣的打工者组成了文学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写作。“活着就要做点和 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范雨素说。 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范雨素听了一年。起初,因为小女儿要看管,她在和皮村相 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子弟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子弟学校工资低,一个月只给1600元。 小女儿可以独立上学、回家之后,她就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6000多元,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 小女儿。 在离乡多年的打工生活里,范雨素和谁交往都是点头之交,有时甚至害怕见生人。后来,她翻 了很多心理学书籍给自己治“社交恐惧症”。她担心,一旦恶化,自己就成“抑郁症”了。范 雨素说,一路走来吃了很多苦,她的心好像变得很柔软。写小说就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她没有 想过很多复杂的事情,比方说买房子,也从来没有想过养老。 。若你和我一样从小读着《故事会》和《读者》长大(或许更当代的版本已是《中华诗词大会 》和《朗读者》?),范雨素的走红事实上并不会令人太过惊讶。她的身份构筑起文章的最核 心意义,多数人则 时刻找寻着投射自我姿态的容器,而如此亲切的笔触,对于再多的人来说都 不会造成任何障碍。 正如她在事后强调,她渴望的社会是个“平等”的社会,特别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与“ 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应当被平等对待,同样尊敬。而一旦你去追问,“艺术家”与“劳动者” 究竟在何种层面上实现平等是合理的,人权的平等与艺术的平等是否遵循着不同的逻辑,这句 口号也就失去了“震荡人心”的魅力。她特别搬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那个马什么的 《我有一个梦想》’”来试图说明底层参与的重要性,这在审美意义上没有任何问题,但任何 社会的进步不可能仅仅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甚至,在知识领域讲求“平等”,人类必将原地 踏步,一事无成。此外,“普通人”也有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去对抗荒芜”,一味强调“文学 的救赎”,无疑也与“平等”的宗旨略为相悖。 “我是XXX”这一句式,本身隐含了被忽视者渴求关注的意味,正如我极为尊敬的,毕生致力于 为底层人民发声的英国导演肯·洛奇,新作便也定名为《我是布莱克》。只是布莱克即便在官 僚机构的重重阻挠下几至无法生存,也依旧为自己的身份与工作感到骄傲,并乐于帮助友邻, 为她们做好看的风铃和实用的书架。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围观范雨素,甚至有目的地去撺掇她 “争取话语权”的行为,才是残忍的,严重的。范雨素的演出已暂告一段落,现在轮到彼时激 动转发的我们来想想,自己能否也为世间留下点“风铃与书架”。
上一期: 找你和等你
下一期: “五四”我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