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唐·杜牧

《清明》唐·杜牧

2020-04-21    06'01''

主播: 炫皓~日落惊风

228 1

介绍: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有名的唐诗: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年清明,诗人杜牧离开城里,在细雨绵绵中出门踏青。可是杜牧他和路上的行人一样,怀念着自己去世的亲人,显得失魂落魄,一路心中烦闷。于是杜牧停了下来,拦住一名放牛的小孩,问道:“小朋友,这附近哪里有酒家呢?”牧童一听,用手指向了远处的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里,出门去扫墓和踏青。关于这个日子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动乱,公子重耳就这样流亡国外,过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当时有个叫介子推的人,一直忠心耿耿陪伴在他的身边。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重耳登上王位后,对当年忠心追随他的人论功行赏。可介子推觉得自己并不是因为奖赏才那么做,介子推就收拾好行旅,去山里隐居。晋文公重耳派人去山中寻找介子推,可怎么也找不到。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咱们放火烧山吧,留下一个缺口,这样介子推就会从这个缺口跑出来”。可是大火烧了几天,却怎么也不见介子推出来。士兵们上山去寻找,在一处柳树下找到了被烧焦了的介子推。晋文公看到后嚎啕大哭,悔不该当初。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下令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这一天,所有人都不能点火,只能吃些冷的东西。第二年,晋文公再次来到山中纪念介子推。他突然发现,去年烧毁的那棵柳树,又重新焕发了新生。晋文公触景生情,便给这棵柳树赐名清明柳,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从此,清明节就成了扫墓、纪念去世人的节日。 这首诗写法自然,整首诗构成了一幕完整的小句。首句交待了环境、气氛。第二句交待了人物和人物心境。第三句自然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牧童随手的一指,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了然,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