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快乐悦读公益学唐诗7月10日《赋得古原草离别》

NO.9快乐悦读公益学唐诗7月10日《赋得古原草离别》

2017-07-10    04'24''

主播: 雨儿&雪精灵

97 4

介绍:
主讲:雨儿姐姐 微信:602740685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 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 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 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 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注释 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背景 这首诗是他在贞元三年(787年)在安徽苻(fú)离所写,此年他16岁。白居易少年时期家境贫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11岁的白居易随父白季庚住苻离。他从小刻苦学习,十几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16岁时所写《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名句后,名扬四海。白居易18岁入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谒见大诗人顾况,顾况见其名便笑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待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声赞美,由于得到当时大诗人顾况的好评,从此进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