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6快乐悦读公益学唐诗8月16日《大林寺桃花》

NO.36快乐悦读公益学唐诗8月16日《大林寺桃花》

2017-08-15    02'51''

主播: 雨儿&雪精灵

24 1

介绍:
主讲:雨儿姐姐 微信:602740685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图:来自360图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 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 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山寺:指大林寺。 4.长恨:常常惋惜。 5.不知:岂料,想不到。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