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讲座 | 日常化的当代艺术及其意义

民生讲座 | 日常化的当代艺术及其意义

2016-01-18    97'37''

主播: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507 33

介绍:
日常化的当代艺术及其意义 嘉宾:顾丞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批评家 时间:1月16日19:00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F影像厅 ▍关于讲座 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首先要从否定“艺术是什么”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开始。而关于“什么是艺术”,从纪元前的柏拉图开始,到休谟、黑格尔,直到杜威、海德格尔、丹托等哲学大师,各自以独特视角做出了精彩论述。 “日常化”是当代艺术的一种普遍现象。它起到了消弭传统意义上艺术的坚硬外壳,将当代艺术这种以往曾被视为前卫的艺术形式还原到生活中,其作用不可低估。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当代艺术的“日常化”不会使其沦为商业符号的一部分。 “日常化”是指艺术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严肃主题、观念化中走出,非观念化甚至与商业的某种联姻现象,更多出现在非严肃展览空间的公共空间。它使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它融入生活中的个人,成为你周遭的公共艺术,成为你欣赏中变化的科技、社会的象征物。 而面对越来越日常化的当代艺术,有关其“意义”问题的讨论在二十年前中国批评界就开展了较具理论色彩的一场批评交锋,这场以“语言学”讨论方式展开的讨论源于对实践中出现新问题的现象解读需求。其所具有的理论启示意义却远远大于它的实践价值性。这场论争引发了有关中国艺术批评学科规范化和本土化问题的另一场讨论。 本次讲座将带领我们跟随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发展轨迹,审视当代艺术,尤其是日常化的当代艺术,在当下仍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于嘉宾 顾丞峰,1957年出生于辽宁省。1988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史硕士学位,2003年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博士。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参与当代美术活动,多次参与组织国内美术重大展览活动,主持综合艺术展览,撰写美术批评、美术史文章数百篇。出版专著有《感受诱惑》、《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装置艺术》、《乘着意象的翅膀》、《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西方美术理论》等。主编丛书有“中国历代绘画大师及流派丛书”、“新媒介艺术”、“坐标丛书”等。 *本讲座为《语言亭》展览系列公教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