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谈第7期《出水莲》

弦谈第7期《出水莲》

2015-11-02    09'21''

主播: 中国古筝网

360 36

介绍:
上期节目播出后,一位老师指出我的错漏,三木稔不是小宫瑞代的父亲。感谢老师指正,也向三木稔、小宫瑞代两位老师表达歉意。这种知识性错误提醒我,需要以更严谨的态度,苛求播客内容的准确性。也恳请各位听众,有任何想法,都可以与我们沟通,让这个平台变得更好。此外,节目播出后,一位听众问我,尺八不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吗,为何介绍为日本传统乐器?的确,尺八最初由中国流传至日本,在日本兴盛,在当今中国则近乎失传。其中的缘由,留待以后的节目向朋友们细说。 节目开播以来,未曾给大家介绍过传统筝曲。并非不喜欢,正因为它是古筝的根,我一直惆怅于怎样介绍给大家,才能更好地呈现曲子独有的光彩。这首客家筝曲《出水莲》,是大多数人学琴过程中都会接触的一首曲子。 《出水莲》最初是流行于民间的器乐合奏曲,由罗九香先生改编成古筝曲。同为南派筝曲的客家音乐,相较于潮州筝曲,音符简练,滑音起伏大,快板通常由减字,也就是减少音符密度,加快速度、推进音乐。 客家流派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传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演奏风格,和对乐曲的不同理解。在“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经典特性基础上,有人认为,这朵君子之花,应当自强不息,以傲慢的姿态表达拒绝同流合污的心境;有人理解为,曲子描绘了秋天荷塘干枯的萧瑟之景,暗喻知识分子怀才不遇,让人不禁产生哀怨之情。不同的心境演奏,让乐曲得以在不同情景间变幻。 今天大家听到的,是古筝与乐队版本的《出水莲》,出自客家筝曲传人——陈安华。我们可以通过稍后的音频,仔细分辨每一个颤、按、柔、滑,它们的音高、频率都不完全相同;左手在做韵的过程中,并没有加入大幅度的密颤,和哀怨的滑音。右手触弦的轻、重、缓、急,都因为表达情绪不同产生变化,使句子中有了更多层次和呼吸的空间。其中的细腻正是筝曲精华所在。 传统筝曲对于现代筝乐意义何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