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大家笑话,第一次关注“风格”这个词已经上中学了,记得是我们班一位学钢琴的y同学,在赛后和w同学讨论赛场上的见闻,其中有这么一句从我耳边飘过:“他风格弹得都不对,肯定没戏”,至今回想起来还记得她当时的语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下一个激灵,风格?什么是风格?学琴那么多年似乎从没和这个词有过交集。纵然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当然没过多久这个事就被我淡忘了。
长大后,我们在谈论音乐时经常会提到这个词,但似乎在不同语境出现,它所指的对象都有些差别。今天试图整理我们谈论的“风格”,它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在筝乐演奏中,最常见的一种“风格”指向不外乎民间音乐,也就是流派音乐,它和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北方人民豪爽的性格,使得北派音乐相较与诞生在江南水乡的南派音乐更加高亢、奔放,反之,南派音乐则温婉、细腻。如将潮州筝曲弹出河南筝曲的味道,那么“风格”的把握就产生偏差了。
第二种“风格”与演奏者有关,当两位优秀的演奏者同时出现时,我们通常很难评判孰优孰劣。A将作品演绎的清新悦耳、B将作品演绎的深刻朴实;又或者C擅长演奏严肃音乐、D则擅长演奏通俗音乐,“风格”就此产生。这里的“风格”和上面的“风格”便有所不同。
还有一种“风格”与历史有关,西方的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中国20世纪20年代与80年代的音乐风格也不同。巴洛克时期,巴赫的音乐为上帝服务,教堂里 宗教音乐精准、规律。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发现快慢交替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欢快、哀伤,有了鲜明的对比,贝多芬将音乐从为上帝服务过渡到人。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将上帝放在一边,开始表达人的欲望,借由音乐表达喜怒哀乐,夸张的、幽默的、阴郁的,解放了天性、创造更多新奇的声音。这也是“风格“的一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政治条件下,音乐随之产生变化。
今天播放的作品大家都非常熟悉,叫做《西域随想》,由作曲家王建民创作、任洁演奏。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将同一种素材使用在不同段落中,分别采用两种方式演绎,相应产生的情境与风格则截然不同。至于是哪两段音乐,卖个关子,把答案交给你们。
文章参考:杨照,《呼吸》——《当音乐远离上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