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谈第91期 《客家筝曲》

弦谈第91期 《客家筝曲》

2017-04-06    11'14''

主播: 中国古筝网

682 20

介绍:
今天我们来聊聊客家筝曲。早在明清时期,粤东地区属于“潮州府”管辖,潮州人为了区别本地的潮州音乐,把随着人口迁徙和各种方式传入的音乐统称为“外江乐”。从历史发展来看,大规模迁入的主要是客家人的先民。这些先民们带着来自中原不同地区的音乐跟当地的“潮州音乐”发生了一个漫长的融合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潮汕的各个地区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汕头市在“外江乐”的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自明代起,梅州地区无地可耕的矛盾就十分尖锐,于是富有迁徙传统的客家人便纷纷向外迁徙,潮汕与梅州紧紧相连,故有大量的客家人迁徙而来。 客家人迁居到汕头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江乐”,因此,各种“和弦索”的乐社在汕头蓬勃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鼎盛时期,专业和业余的乐社遍布粤东城乡街头。这些乐社孕育了大批音乐理论家和演奏家。如张汉斋、钱热储、饶从举、饶淑枢、罗九香、许敦五等,汕头地区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外江乐”中心。 据老一辈的汕头音乐人回忆,他们“和弦索”时既弹“潮州乐”也弹“外江乐”。在这样的形式下,外江乐和潮乐互相吸收、互相融合,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这一时期,外江乐逐步发展成熟。 1933年,钱热储认为“外江乐”的叫法有排外和歧视的嫌疑,倡议将“外江乐”改名为“汉乐”,自此音乐界逐步接受“汉乐”这个词。 而我们所说的“汉乐筝”其实就是“客家筝”的前身。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广东代表团的音乐会节目单显示,“客家音乐”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当时担任“客家音乐”演奏的是罗九香、饶从举、饶淑枢,这三位艺术家均为当年汕头汉乐的名家。自此,“客家音乐”这个词才被逐渐使用,最终取代了“汉乐筝”。由此可见,“汉乐筝”和“客家筝”是一脉相承的。 在客家筝曲中有“硬线”、“软线”和“反线”,“硬线”和“软线”可不是用硬的弦和软的弦演奏,而是调式名称。类似潮州筝中的“轻六调”和“活五调”的意思。硬线的调式音阶是12356,尽管有4和7出现,也仅仅作为经过音,不会对调性产生影响,旋律轻松诙谐、明快流畅。我们先来听一首“硬线”筝曲,《翡翠登潭》,由饶宁新先生演奏。 而“软线”则与之相对,其调性的多变和不稳定,用一个“软”字形容,颇为生动。“软线”的音阶排列为57124,“4”和“7”在旋律中起着特征音的作用,将调性“软化”,使其多变、不稳定。音乐通常深邃、内敛,常常表现哀怨、缠绵的感情。我们即将听到的这首作品叫做《杜宇魂》,同样由饶宁新先生演奏,请欣赏。 文章参考整合: 王温豪,《清风正气--汉乐名宿许敦五的古筝艺术》,中国音乐学院2014届 硕士学位论文。
上一期: 《恋春风》
下一期: 《春去春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