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高山流水》和曲中伯牙子期的故事流芳百世。在筝曲中,有浙江、河南、山东三个流派也流传着这首同名异曲的作品,既然是山东专题,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山东筝乐中的《高山流水》。
这首作品由高自成先生编创而成,最初是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首以“碰八板”为基础的大板曲组成的套曲。早在过去山东老家,艺人们便常凑在一起,用筝、琵琶、扬琴和奚琴合奏这四首连缀的曲牌,这一套曲也是山东大板十大套曲之一。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高自成先生大胆将其改编为由《小溪流水》、《风摆翠竹》、《高山流水》三段组成的筝独奏曲,并在开头加入一个小引子,尾声也做了处理,为何周总理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事情的缘由是,当时高自成先生参加了一次外事演出,准备了《高山流水》,即四首曲牌连缀的套曲。审查时,周总理也在台下,听后便提出建议将第四首《书韵》去掉,认为它跟前三首曲牌意境不协调。还指出,在第一段加上一些流水声,会与主题更加接近。于是按照周总理的要求,高自成先生在曲子中加入了双手演奏的和弦及刮奏,从而突出山、水的形象。
进入主题后,先生在原有的曲牌上也做了一些改动。第一部分将原来的从头反复,改成从中间反复,并将标题改为“小溪流水”。第二段保留不懂。第三段“夜静銮铃”的旋律以加花(刮奏)为主,与流水的形象非常接近,小标题直接被改为“高山流水”。而尾声,由原来的低音结束改为高音结束。经过改编后的版本,尽可能的向“流水”和“高山”的主题靠近,至今再无变动。
《高山流水》作为较早的山东编创作品,它是对山东筝乐的再发展。但其中山东筝乐的演奏习惯和特征依旧保留不动。像民间艺人常用的曲牌连缀奏法,其中囊括了山东筝乐不同风格的曲牌,通过这些不同的曲牌,山东筝曲中丰富的演奏技法一一展现。这种表演方式对演奏者来说可谓是酣畅淋漓,而对于听众来说意犹未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