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谈第169期《姜女泪》

弦谈第169期《姜女泪》

2018-10-08    09'54''

主播: 中国古筝网

4476 35

介绍:
《姜女泪》是陕西流派中的代表作品,它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陕西流派风格而广受大家欢迎。1979年周延甲先生在编创此曲时,受景观“姜女庙”的影响,将曲名改为《姜女泪》。乐曲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千百年来,不同地方的人民根据当地的风俗文化对故事都进行了不一的改变,使之呈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作为地地道道的陕西人,这首《姜女泪》便诠释了地地道道的陕西音乐特色。 提到陕西筝曲,就会不自主的联想到那些热耳酸心,情感丰富饱满和戏剧性的旋律线条。作为地道的陕西传统筝曲,《姜女泪》基本上是秦声迷胡音乐中的《慢长城》、《快长城》、《长城间奏》等声腔和曲牌连缀而成。在音乐材料上,第一部份的引子是作者加的。第二、三部分,是乐曲的主体,来自《东路迷胡唱腔及伴奏》和《眉户教材》,其节奏和旋律基本保持了原貌。可以说,《长城苦》通过如今的《姜女泪》又一次把自己展现在众人面前。 全曲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子,是哀怨的散板,警示了盂姜女悲戚苦痛生活的描述。第二部分,《慢长城》,从悲苦的慢板逐渐增速,情绪也渐趋激动。第三部分,《哭长城》是哭诉的快板,像戏曲中的流水板。第四部分,《哭长城》则是愤懑的快板,情绪更强烈了,第四部分将第三部分旋律简化,使用扫摇技法,加上3/4节拍,把音乐推向高潮。 今天我们听到的录音,是由陕西筝曲的代表人物周望老师演奏。 在演奏中,周望老师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姜女泪》的主题段落中,乐句都很长,因此不要弹的过散,注意将右手的旋律和左手的按滑结合的更紧密,在指法上则可以多使用托劈,会使乐曲更加连贯。如果过多使用抹托,可能会造成乐句音与音之间不够连贯的感觉。由于作品来源于戏曲音乐,其中有唱句,有过门,如果能在演奏时分清楚主次,将会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音乐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