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这句话,浅显易懂,精辟道出了德是立身之本。它告诫人们,聪明才智固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获取小成功,但若想成大事,有大作为、大业绩,就必须有优秀的品德、广阔的胸怀,就必须靠德取胜。良好的的品德是事业发展的前提,中国人素来崇尚贤人。在古代,士大夫的终身追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治国的前提是修身,只有做好了这一点,才能够治国有方。在古代人力资源配置上,举贤任能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直到今天,我们选用干部的标准依然强调“德才兼备”,而且“以德为先”。可以说,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当前各种腐败案例,更是从反面论证了“德”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降低或放弃对自己的品行要求,即便到了高位,也会像《菜根谭》说的那样“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因为品德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偏差终至误入歧途甚至从高空坠落。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分基业,一分功德”,为医要有医德,为师要有师德,为商要有商德,为官要有官德。那么德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德的标准太抽象不好把握。确实,古往今来关于德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不可胜数。我喜欢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里和朋友们追根溯源探讨一下德的原则。 我们不妨从社会这个概念谈起。所谓社会,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利益关系。因此,所谓的德,也可以依此简化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与人互动时,能否充分认识和理解对方的站位和立场,即通常所说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在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利益关系时如何取舍。以此,我们可以将德分为四个层次:. (一)能牺牲个人利益增进他人或集体利益,则为大贤大德;(二)在个人利益和外部利益之间追求双赢、多赢、共赢,则为中贤中德;(三)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则为小贤小德;(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则为不贤缺德。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为人谦和礼让,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以其无私成其私。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例证。 康熙年间,宰相张英的府第与富豪吴家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子占据了张家的空地,双方发生争执,县衙不敢判决。张英家人写信向张英求援,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张英看完家书后,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寥寥数语,寓意深长。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也为宰相的大度所感动,也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即今日之旅游景点“六尺巷”。 以其无私成其私,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指圣贤之人,正是由于无私而成就了自己。印度的一则古谚语“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西方文化认同经济人、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自私的,需要用制度去约束,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虽然东西方文化有差异,对人性的假设截然相反,但殊途同归,在道德的要求上高度一致,都强调与人为善,强调公权不能私用。下面讲一个瞎子打灯笼的故事,帮助理解“以其无私成其私”的含义。 有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 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能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了自己。 我们在同事关系上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在日常工作中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在市场竞争中坚持质量至上、信誉第一、诚信经营,看似都是大道理,但长期看又有谁因此吃亏了呢?想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肯尼迪为什么会问出“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为什么古往今来都那么强调道德修养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成长的,在组织的不同层次上,对人才的德才要求是不一样的,随着层次的提高,方法、技巧、能力上的重要性逐渐递减,因为聪明的下属可以协助完成;而品德、视野、观念上的重要性逐渐递增,因为位置越高,影响面越大。(二)人的天分和才智无所谓高低,而是各有特长,可以通过人岗匹配寻找到适合自身能力发挥的岗位。在组织中,经过竞争性选拔的优胜劣汰和持续的实践锻炼、岗位培训,能力不会成为问题,而真正有差别的,反而是人的品德和心理素质。(三)在工作中,随着实践和经验积累,人的能力会逐步提高,但道德修养不会自然增长,非经自我修炼不能提高,所以曾子强调要每日三省吾身。(四)在组织中,更多强调的是形成合力,而非个人英雄主义。因而组织更看重个人谦虚谨慎、克己奉公、忠诚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例如,海尔集团就强调,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沃尔玛则将员工称为“合伙人”或“合作者”,认为“关心自己的同事,他们就会关心你”。 华为的例子更有说服力。因为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其创始人任正非受到国人的广泛追捧。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对待竞争对手的。2019年,有大V发了一个微博说,“如果备胎好用,何必等到胎破了再用?”任正非说“我们不愿意伤害朋友,要帮助他们有良好的财务报表。备胎、备胎,胎不坏,为什么要用?我们还把芯片这方面的开发心得告诉对方,甚至研究成果”。任正非的回答让大家明白,华为只会成功,不会有其他结果,因为他得道多助。 华为一直实行“1+1”政策,一半买美国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尽管华为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很多,但还是高价买美国的芯片,目的是合作。华为不想孤立于世界,而是要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人类信息社会。还在2015年,在与福布斯英文网“中国企业的国际愿景”专栏栏主杨林的花园谈话中,任正非就表达过这个观点,“我们与领导这个世界的先进公司合作共同制订标准、路标,一起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我们没有狭隘到如何消灭别人。我们不谋求市场垄断。我们并没有蚕食它们,也从来不想蚕食他们。而是千方百计希望它们强大,共同为这个社会提供服务”。许多年轻人经常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自觉才高八斗、遗憾未遇伯乐,殊不知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如一场战斗,可以靠战术和计谋取胜,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则依赖军事和政治两个因素,依赖人心向背来决定胜负,同样,职业生涯的成功取决于每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生格局。因为德是根本,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如果一个人非常自我、自负或自私,别人会接受他吗?如果周围都与他保持距离、甚至“坚壁清野”,他还能成功么?如果一个所谓的精英人才,恃才傲物、缺乏合作精神,难免会落个曲高和寡,或者“风必摧之”、“水必湍之”的结果。任正非的观点和华为取得的成就是不是可以给职场的小伙伴们在职业素养方面提供些许启示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的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工匠想要把他的活计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那我们这些职场人士,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市面上关于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书籍很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能力素质组合方案,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洞察力、责任心,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不胜枚举的能力素质,都有各自的内涵,对于相应的职业而言也确属不可或缺。但这些能力素质的品种那么多,我们如何区分,又如何掌握和提高呢?这里将职业能力分为三种,一是专业能力,一是人事能力,一是概念形成能力。 专业能力指会计、出纳、临床医生、护理、营销、策划、培训等等,与某一类型岗位的专业性相关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大学或职业学校通过所学的专业训练而获得,也可以因长期从事相关工作和接受专业培训而获得,这方面的能力往往通过从业、任职资格认证来衡量。 人事能力,顾名思义就是为人处世、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沟通、协作等方面。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比较委婉,加之职场中许多规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事能力很难直接从学历教育或课堂培训中获得,依赖于我们的实践、总结和经验积累,或者说,人事能力更依赖于人的情商和悟性。因为运用人事能力时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人是千差万别的,有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面对同一件事也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对人的心理、动机、行为等我们只能是大致了解,没有完全清晰准确的答案。 概念形成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洞察出相互之间的联系,提炼出内在规律,并能简洁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人的逻辑思维、抽象和总结能力。举个例子来加深一下理解:当年IBM为加速转型,收购了普华永道,有人对IBM的专业技术专家和普华永道的咨询师作了一个比较,其差异正在于概念形成能力。“IBM的项目管理人员做汇报,项目的状况、上周的进展、存在问题等等,统统用文字或枯燥的数字描述,写汇报的人工作量极大,而看汇报的也很辛苦。你经常不知道IBM的技术人员在讲什么,虽然他可能已经是这个领域里最棒的专家。而普华永道的咨询师就能把听者最关心的东西拎出来,无论你给他50分钟还是5分钟,他都能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他们还非常擅长做ppt,巧妙地用颜色直白地反映出项目的健康程度”。 有朋友可能会认为这个分类太简单,诸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都未能囊括其中。但仔细想来,专业、人事和概念形成能力都离不开学习,也都需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所以,这种划分方法隐含了学习训练、实际运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