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 战国七雄4

第十五集 战国七雄4

2021-04-11    07'15''

主播: 🙆竹馨

296 2

介绍:
这里是山东临沂的马陵山,丛林茂密,地势陡峭,军人出身的黄新忠,现在是山东临沂历史考古所副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在这里进行考古发现和调查研究,他认为这里就是当年马陵之战的所在地。 黄新忠 山东省临沂市历史考古所 副研究员:那个庞涓到了那地方以后一看,一棵桑树剥了皮,上面有字,是蚂蚁集成的,他认为是天意,所以就拔剑自刎了,后来还有一种说法呢,就是他取火视之的时候,万弩齐发射中,把庞涓射死了。 其实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仍不能够拿出强有力的证据,说服人们相信这片山林就是当年的战场,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孙膑与庞涓,也许因为太多经典太过传奇,而且充满了恩怨情仇,太过戏剧性,后世对这两场战役的过程也产生了很多质疑,至于经典战役的创造者孙膑,更是成为了千古之谜。千百年来,许多人认为孙膑与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同为一人,传说中的《孙膑兵法》根本不存在。 1972年4月10日,临沂地区卫生局准备在银雀山建一座办公大楼,人们在清理地基时意外发现了两座古代墓葬,而这次发现后来被评为了20世纪七十年代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是两个西汉时期的普通墓葬,墓主人到底姓甚名谁至今不得而知,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年的考古人员在清理古墓中的竹简时,惊奇地发现了一部《孙子兵法》,更令世人震惊的是,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兵书,它就是失传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孙膑兵法》,被清理后的《孙膑兵法》虽然残缺,但是内容明确记载了孙膑擒庞涓的战略,以及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等内容,篇首的孙子曰字样与同墓出土的《孙武兵法》截然不同,两部兵书的重见天日解开了孙武和孙膑是否是同一个人,其兵书是一部还是两部的千古之谜。 陈相灵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教授:《孙膑兵法》它主要是在战役这个层面,它提供了一些具体的作战的原则,当然这些原则,我们说《孙子兵法》它也讲到了,你像以奇用兵,那么怎么个以奇用兵呢,孙子就没有再说,但是孙膑就告诉你了,什么是奇呢,以异为奇,就是说我跟你不一样的,那么这就是奇,据说他在某些方面在很多方面都是发展了、丰富了《孙子兵法》当中一些,特别是在用兵这一块,发展了它的思想。 在战争时期,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人物等待破解,他就是鬼谷子,相传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弟,他身兼数家学问,他的学生除了兵家的孙膑与庞涓,还有另外一批人也在影响着整个战国的政局,他们被称为纵横家。春秋时期,只有楚国敢于称王,其他诸侯国仍奉周天子为号,强大的诸侯也只敢称霸主,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再也按捺不住称王的野心,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率先称王,之后齐、秦、魏、韩四国的国君也先后称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发起五国相王,赵、燕、中山三国国君也不甘落后,用上了王号,周天子所独享的尊号终于为各国普遍采用,随着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兼并战争开始变得更加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张的策略问题,游走于各国的谋士分别从合纵、连横两个方面出谋划策,纵横家们在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大行其道,张仪、苏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相传他们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张仪出身于魏公族的旁支,为秦惠文王制定了连横的外交策略,他最初先到楚国游说楚王,没有受到楚王的信用,直到公元前329年,张仪到秦国推销连横策略,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当上了秦国的相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如果楚国能和齐国绝交,秦国就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商於之地是秦国进攻中原的门户之一,战略地位异常重要,楚怀王经不住诱惑,迫不及待地与齐国绝交,但是当楚国的使者去接收献地的时候,张仪却说他和楚怀王约定的是六里地,没有六百里之说,楚怀王闻讯大怒,但此时的楚国已经与齐国绝交,只能独自起兵伐秦,结果大败,秦国取得了楚国的汉中之地,排除了楚对秦的威胁,从此秦国的势力伸展到中原,张仪的连横策略取得了重大成功,秦国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