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中国之后,疆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为了加强对广阔领土的有效管理,对边疆地区的守护,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在今天内蒙古固原境内有一段长度为一百多公里的秦长城遗址,依山就险,就地取材,由褐色的板岩石片堆砌而成,将北方草原和戈壁沙漠隔绝在外,每隔一段都设有烽火和障城。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匈奴入侵,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都曾在边界上修筑长城个。深切体会到长城战略价值的秦始皇,从内地征发上百万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绵延5000余公里,号称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国北方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千多年来,长城有效地防范了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居民的侵扰,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到了明代,进一步对长城进行了全面的整修重建,万里长城仅仅是秦国庞大军事工程的一部分,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至今鲜为人知。在陕西省富县的崇山峻岭中隐藏着的一些泥石夯就的道路,每天都有车辆驶过,仔细观察这些道路,当年修筑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直道从都城咸阳开始,向北直达内蒙古九原,长约700余公里,路面平均宽20米,最宽处达60米,直道是秦始皇为攻防匈奴,令大将蒙率数十万士兵、百姓修筑而成,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道路。
陈兰:我们现在所在这个位置,就是秦直道的富县车路两端,秦直道往南起咸阳淳化,北到内蒙古的包头,就是史书上对秦直道的建造的方式,只有这么四个字,就是堑山堙谷,遇到山,他就把山劈开,遇到沟的话他就把沟填上,所以呢,在这个秦直道上我们能看到他开山的地方,也能看到他夯土的地方。
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沿海拔1600米的子午岭一路北上,所经之处,地势险恶,人迹罕至,遇到大山也不绕开,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大部分路面依旧保存完好,有些道路至今仍可使用。秦直道是用黄土夯筑的,由于夯筑的十分结实,至今在直道上种树也无法成活。为了证实史书上对秦直道的描写,考古学家对道理遗迹进行了勘测。
陈兰:车路两端,挖过四条文物考古的探沟,这个探沟挖出来以后,它路面的结构是中间高两边低,靠沟的这边有夯土,最高的夯土层有8米高,有4米多宽,。所以,就是说它夯土,当时的这种技术跟排水,还有这个路面中间两边低的这个结构,跟现代的高速公路的建设结构是一模一样的。
然而,直道只是秦帝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的一环,为了有效控制广阔的疆域,秦始皇下令修建从首都咸阳通往各地的道路,称为驰道,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四方道等,秦始皇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建立起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据统计,秦修建道路的总长度约6800公里,大约四个世纪后罗马道路的总长度才达到5984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即促进了各地物资的交流和商业的发展,更为军队及人员的快速运输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秦朝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管辖和统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