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
文/何毅
初春的午后,阳光有几分慵懒,如同久“宅”的心情。
对面一栋楼的天台上,放风筝的父子俩不经意间进入了我的视野。年轻的爸爸高高举着一个蝴蝶形状的风筝,孩子牵着线往左跑,往右跑,总是没跑几步,刚飞起的风筝便晃晃悠悠地落下来。父子俩就这样来回地试着,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还是乐此不疲。
我有点替他们着急,风筝怎么就飞不上天呢?现在的风筝都是厂家精心设计的,各种精美图案,花花绿绿,有一万个飞起来理由。而父亲以前教我做的风筝,可算是最原始的造型了,也能飞得很高很远的。
按照父亲的指点,我把竹子剔成60公分长,1公分宽,薄而细长的竹篾,按比例绑扎成“王”字形状,只是“王”字最后一横要稍短一点。从供销社买来白纸,裁好后用米饭把“王”字粘好,这是风筝的头部。尾巴呢,就是把白纸裁成长长的纸条成“U”字型粘在“王”字最后一横处。再将缝被子的粗白线头捋出来,缠绕在小木棍上,就成了放风筝的线。
我和小伙伴迎着和煦的春风,向前奔跑,风筝昂着头“嗖嗖”往天上蹿……直到某一天,我也越飞越远,远离了父母的视线。如今,教我做风筝的人也离开了……
望着父子俩说笑着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我怅然若失。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天台成了孩子的乐园。可是,如此狭小的空间,如何能盛得下孩子渴望自由的奔跑?
天台已经归于平静。我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蓝天下,一群小孩子牵着风筝,笑着,奔跑着,旁边是一大片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