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
肯德隆还观察到,由于我们比祖辈生的孩子更少,每个孩子都变得更加珍贵。
与此同时,我们从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在此过程中,无私(让孩子幸福)与自私(让我们高兴)界限越来越模糊。
“我们希望孩子过着我们心目中的幸福生活—做一个幸福的银行家,幸福的外科医生”巴里,施瓦兹说,尽管那些职业不一定让人幸福。
至少对于一部分父母来说,如果孩子在沃尔玛当收银员,他们不会那么高兴,哪怕孩子脸上每天都挂着笑容。
“他们高兴,但我们不高兴。”施瓦兹说
尽管我们说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们幸福,我们会竭尽所能帮他们获得幸福,但父母的幸福该始于何处,我们并不清楚。
施瓦兹的话令我回忆起和一名夏令营营长的对话。她当时在对我介绍我儿子那个年龄组的活动,当说到蓝球,T-ball,足球等时,她飞快地说,当然都是非竞赛的,我们不鼓励竞赛。
我忍不住笑起来,竞赛原来是洪水猛兽啊,孩子们避之惟恐不及。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这是不是家长化解自己竞争天性的手段呢?
我们采纳的其实是“鱼与熊掌兼得”的态度,既渴望孩子取得高成就,同时又不要他们付出取得那种成就所必须的牺牲和挣扎。
温迪.莫格尔说,在接触的家长中,有不少人为了孩子能在家庭作业上多花时间,连最基本简单的家务事都不让孩子做。
这些家长到底是太放纵了(不用做家务),还是太狠心了(教导孩子好成绩比做一名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更重要)?
莫格尔和肯德隆同意,无论表面形式如何—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
选择与安全感
讽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自信与一个人将来会否开心关系不大,特别是当自信心来自不停的宽容和表扬,而不是来自真正的成就时。
琼.图文齐说,研究表明,能预示一个人将来是否充实和成功的是坚定性,适应性和接受现实检验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品性,人们才能顺利过日子。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品性。
幼儿园老师简对此深有感受,她举例说,一位母亲送孩子来上学,她忙着签到时,孩子跑到一边玩,跟另一个孩子发生了冲突。她的孩子先拿到了卡车,但另一个孩子把它抢走了。
两人争吵了一会儿,那个孩子拿了一辆旧卡车扔给她的孩子。
她的孩子看到取胜无望,也就接受了这种安排。但妈妈不干了,跑过去讲道理,说“这不公平”要求那个孩子把卡车还回来。
“你看,孩子本来没事了,她的孩子很有适应性,但她破坏了这一切。”我们的确教孩子不要抢玩具,但这种事时有发生,孩子需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另外一位从教17年的幼儿园老师则说,这些年来,父母越来越多地干涉到孩子的成长之路。入学之后,孩子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因为在某些时候,别人的感受的确比他们的更重要。这位老师还说,还有很多父母,自以为设定了限制,事实上却没有。当孩子缠着要买冰激凌,家长先是拒绝,几经谈判后却让了步。
每年都有家长找到我,问“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为什么她不能接受拒绝?”我会说“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绝,是你们从来不拒绝。
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当选择更少时,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虑。较少的选择帮助他们专注于某事,这正是日后生活所需要的。
研究显示,专注于某项工作给人更大满足感,那些总是面对很多选择的人常常落在后面,施瓦兹告诉我,“我的意思不是说,别让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或者活动,而是应该理性地给予他们选择。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可以随时退出,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兴趣,可以去尝试其他。
那么,当他们长大后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他在斯莫沃斯大学毕业班的学生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现象。
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想法;选择一种兴趣或者机会就要放弃他,所以他们花费多年,希望能找到完美答案。他们没整明白,他们应该寻找过得去的答案,而不是完美答案。
而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
恰如哈佛心理学家丹.肯德隆所言:“当他们感觉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
莫吉尔说得更坦率:父母用丰富的选择造就了焦虑而又有优越感的孩子,她称之为“残废的皇族。”
作为一名母亲,我对此再熟悉不过。我从来不对儿子说:“这是你的烤奶酪三明治。”而是说:“你想吃烤奶酪还是鱼条?”
周六我会说:“你想去公园还是去沙滩?”
和许多父母一样,我一直以为给孩子多种选择可以培养他们的力量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有控制力。
但施瓦兹的研究表明,太多选择可能会使人更加沮丧,更加失去控制。
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还记得自己那天走进书店,看见那么多育儿书籍时,所感受到的压迫感和焦虑感。
如果选择不是那么多,事情将变得更加简单—特别是在根本没有完美育儿法的情况下。
父母的焦虑之下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
这是一种误会,养育虽然重要,却不能胜过天性,而且不同的养育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孩子。
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意,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绩等各种因素的伤害,但在人生中他们总会遇到不快。
事实上,在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就像温迪.莫吉尔说的:“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孩子的气质里,藏着你为他做过的事,最高境界的陪伴是,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拼娃不如拼自己;最伟大的教育,竟然是妈妈的情绪平和。
不是陪孩子太累,而是你的方式不对;最有效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这世上哪有什么起跑线,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要想有“别人家的孩子”,首先要成为“别人家的父母”;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