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习:2017/2/11《黄帝内经》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2.

今日复习:2017/2/11《黄帝内经》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2.

2017-02-11    08'11''

主播: 1295416

71 3

介绍:
今日复习內容 :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1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2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上,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参考译文         1,黄帝问道:诊病的重要关键是什麽?岐伯回答说:重要点在于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一种升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当明盛,地气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这时候的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上升,这时候的人气在头部;七月、八月,阴气开始发生肃杀的现象,这时候的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开始冰冻,地气也随着闭藏,这时候的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冻更甚而阳气伏藏,地气闭密,这时候的人气在肾。         2,由于人气与天地之气皆随顺阴阳之升沉,所以春天的刺法,应刺经脉俞穴,及于分肉腠理,使之出血而止,如病比较重的应久留其针,其气传布以后才出针,较轻的可暂留其针,候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出针了。夏天的刺法,应刺孙络的俞穴,使其出血而止,使邪气尽去,就以手指扪闭其针孔伺其气行一周之顷,凡有痛病,必退下而愈。秋天的刺法应刺皮肤,顺着肌肉之分理而刺,不论上部或下部,同样用这个方法,观察其神色转变而止。冬天的刺法应深取俞窍于分理之间,病重的可直刺深入,较轻的,可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宜的刺法,须根据气之所在,而确定刺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