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的人生就是“一出好戏”

黄渤的人生就是“一出好戏”

2018-08-20    11'23''

主播: 布鞋说

164 2

介绍:
前段时间,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上映了。 电影大概讲述了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人,意外遭遇海难,被迫流落孤岛求生,随之上演了一系列不堪直视的“人性”故事。 这部黑色喜剧在令人开怀大笑的同时,也揭露了人性的善恶。 鲜为人知的是,电影《一出好戏》从构思到上画,黄渤牟足了八年的劲。 他不忘自嘲说道:“在琢磨写的过程中,徐峥拍了《泰囧》;邓超拍了《分手大师》;陈思诚的《唐探》也上映了......” 其实,凭着70亿影帝的头衔,他随便拍一部就能圈钱无数,可是对电影抱有理想的他并没有这么做。 可见,70亿影帝的新电影诚意满满。 至于,影片是不是一出好戏,自有评价。 但黄渤的人生绝对是「一出好戏」。 他的人生经历,用一句流行语概括就是: 不想当歌手的演员不是一个好导演。 成名之前,黄渤可是一名正儿八经的歌手。 为了追梦,他南下到了广州,签约了一家唱片公司,还出了唱片。 之后,同公司、同期出道的毛宁、杨钰莹火了,偏偏他没有红。 无奈之下,他做起了北漂。 跟他一起驻唱的满文军、满江、窦鹏也火遍大江南北了,他仍旧没火起来。 做北漂不辛苦,苦的是看不到的未来。 迷茫的他,在家里人的劝告下,回青岛开了个机械工厂。 却遇上了金融危机,工厂随之宣告破产。 彼时,黄渤的人生是起起落落落落啊。 就在这段青黄不接的时期里,朋友高虎给了他一个机会,出演了电影《上车,走吧》。 竟没想不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更深入地接触电影圈,他报考了北影。 考了第三年,28的他岁终于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 毕业后,第二个人生的分岔路口又来了。 他拿到了留校任教的名额。另外,他收到了一个电影的邀请,是没名气的小导演拍的。 一个意味着安稳,一个意味着冒险。 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那部电影就是《疯狂的石头》,从此一举成名的他在影视圈里红的一发不可收拾。 2009年,更凭借在《斗牛》造型邋遢的牛二,斩获金马奖影帝。 主演的电影《泰囧》《西游·降魔篇》《心花怒放》《寻龙诀》,票房都打破10亿以上。他主演过的院线电影,累计票房超过了70亿,于是有人给他起了外号叫“70亿影帝”。 黄渤的人生无疑就像电影“一出好戏”。 是的, 好的人生,从来不怕大器晚成。 娱乐圈向来都是俊男美女,但是没有盛世美颜的他,用实力征服了不少观众。 连周星驰都称赞道:“黄渤是喜剧演员的王中王。” 黄渤一路走来的历程,似乎在告诉我们: 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没有错, 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赛跑,最后获得胜利的,往往不是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坚持追逐的人。 在暗流汹涌的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的他,并不安分做一个好演员,好导演。 他的才华再次覆盖了主持界。 他和蔡康永在金马奖上的一段对话,堪称教科书式对话。 在颁奖典礼上,黄渤穿了一套非常有风格的衣服,被女主持人调侃:“怎么穿着‘睡衣’就来了?” 黄渤马上回应:“把这里当家一样,在自己家里当然就穿得舒适一点。” 没料到,蔡康永补了一刀说:“这里是我家,不是你家。” 而黄渤的机灵回答,瞬间化解尴尬,还让刘德华捧腹大笑。 他调侃道蔡康永的服装:“我只见过人骑马,没见过马骑人。” 这句巧言妙语,赢得了满堂喝彩,也赢得了媒体的好评。 就在媒体纷纷赞美他的高情商,他则说:“这是最大的误会。” 在他看来,所谓的高情商,无非是换位思考,懂得体恤他人。 再比如,刚出名的时候去录制了《鲁豫有约》。 鲁豫略带火药味的采访道:“你现在觉得自己特别火是吧?” 黄渤灵机一动就说:“都来《鲁豫有约》了,能不火吗?” 一句话,妙语连珠,不仅夸了自己,还夸了主持人和节目组。 我相信,每一次幽默的背后,都不是什么语言上的天分,而是做人的善意和谦逊。 甚至被喻为高智商高情商的林志玲也被他的魅力征服了,并多次表态黄渤是她的理想型。 黄渤的品格似乎在提醒我们: 余生很长,不必嚣张。 这种魅力的可贵之处,也在于黄渤经历了种种,仍能保留最朴实善良的一面。 幽默风趣的他还说过:“演了一个茄子,之后找你的角色都是紫色。” 不安于现状的他,为此一直寻寻觅觅新的高度。 从演员到导演,自拍自导电影《一出好戏》,也是跳出不痒不痛的舒适圈。 黄渤成名后的折腾绝不少于默默无闻的时候, 他似乎在提醒我们: 取得成就”和“真正成功”有着天渊之别。 要做一个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拥有人脉或经验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展的思维。 无论你是迷茫的小羔羊还是追梦的梦中人, 都愿你有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