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No.26 远古飘来的笛声

365件文物中国史No.26 远古飘来的笛声

2016-09-26    06'46''

主播: 耳朵里的博物馆

107 11

介绍:
365件文物中国史26:远古飘来的笛声 在万物生长的大自然中, 很多声音都很悦耳动听, 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感知着这些声音, 也在寻找着它们,于是, 在生产劳动的实践当中, 他们找到了原始的音乐, 今天为大家讲述的就是八千多年前飘来的笛声。 这是支骨笛, 是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的, 属于裴李岗文化, 我们首先来认识下它的样子吧, 长度相当于普通筷子的长度, 骨头呈现出的是浅棕色的样子, 对了,小朋友们猜猜看, 这些骨笛是用什么动物的骨头做出来的呢? 音乐学家们曾经对这支骨笛做过小测试, 发现这骨笛不仅发出的声音很好听, 而且已经具备了音阶的结构。 有专家认为, 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骨笛向我们说明了 七音阶早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在远古社会里,谁才能拥有骨笛呢? 在这些有骨笛出土的墓葬中, 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龟甲和杈形骨器, 它们很有可能是跟当时的宗教活动有关, 所以,有专家认为,这些拥有骨笛的人, 身份应该和部落巫师、祭司等有关。 小朋友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骨笛的主人在祭祀活动中, 吹奏着歌颂神灵的曲子。 那么在祭祀当中, 先民们除了献给神灵颂歌, 还会跳舞么? 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起。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们动动手, 找一根比较粗的吸管,给上面钻上小孔, 是不是也能做出一个小小的乐器呢?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