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文艺大师N0.04 四合院里的垂花门

四合院里的文艺大师N0.04 四合院里的垂花门

2016-11-26    04'59''

主播: 耳朵里的博物馆

86 6

介绍:
为何说垂花门是最美的中国古建?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由忆空间带来的博物馆FM,我是柚子哥哥。 在北京四合院建筑中,一般多进院落的宅院里都会在主院前建造一座垂花门,以显示主人的身份等级与社会地位。在北京的众多名人故居中,郭沫若故居里便有一座异常精美的垂花门。 垂花门是四合院住宅的二门。它是分隔、沟通内外宅的一道门,坐落在院落的中轴线上,在外院和内院之间。垂花门一般多见于二进及以上的院落,普通一进院落的四合院是没有垂花门的。 垂花门的主梁前端穿过前檐柱并向挑出,形成悬壁梁的形式,在挑出的梁头之下,各吊出一个悬空短柱,柱头雕有精美的花饰,一般做成花蕾的形状,十分美观别致,垂花门也因此而得名。垂莲柱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形成可能要早于宋代。 俗话说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里的二门就是指的垂花门。垂花门正是一道区分内外宅的二门。垂花门以外算作外宅,可以接待外来客人。垂花门以内是内宅,不允许外人进入,即所谓“宾不入中门”。为了保证内宅的隐蔽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屏门”。 垂花门的建筑体量整体不大,但它的屋顶却要求与厢房等高。垂花门有两大功能,第一是防卫功能,第二是起屏障作用,其中后一个是垂花门的主要功能。 四合院里的垂花门,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殿一卷式,一种是单卷棚式。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在四合院住宅中用得最普遍。它是一座造型美观、装饰华丽的建筑,屋顶由一个带正脊的悬山和一个卷棚悬山组合成勾连搭形式。从正面看,是一个带正脊的悬山屋面,从背后看是一个卷棚悬山屋面。郭沫若故居里的垂花门就是这种一殿一卷式的。另外还有一种单卷棚式垂花门在四合院中也常被采用。这种垂花门的屋面构成比较简单,仅一个卷棚悬山。 垂花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装饰华丽、雕刻精美。它的前檐除垂莲柱上面有雕刻外,在迎面的檐枋和罩面枋之间还有折柱和透雕花板,罩面枋下安装雀替或透雕的花罩。垂花门的油饰彩绘也是宅院中最为华丽讲究的,宅主人对垂花门的装点可谓煞费苦心。其实垂花门的使用极为广泛,除宅门、府邸外,宫殿、寺观、园林中都有垂花门。 说到这里,小朋友们知道为何垂花门被称为最美的中国古建了吗?上面的内容里已经隐藏答案了。第一,因为垂花门的整体造型非常别致美观;第二,它的建筑构件里有象征花蕾形状的垂莲柱;第三,垂花门往往配有非常精美的雕刻与彩绘。当然,要想真正了解和领略垂花门的美,还需要实地走进郭沫若故居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