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句电影再睡觉 Vol.10 《钢琴家》

读句电影再睡觉 Vol.10 《钢琴家》

2015-11-18    07'37''

主播: 读句电影再睡觉

5576 187

介绍:
欢迎收听读句电影再睡觉(微信号:dujudianying),FM1352940,一生我爱就是你。这是我们第10期节目。 先分享一段电影的台词: 若你刺穿我们,我们不会流血吗? 若你挠痒我们,我们不会发笑吗? 若你对我们下毒,我们不会死去吗? 若你加害于我们,我们不应该复仇吗? 这句台词是来自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电影《钢琴家》。 这部电影改编自波兰钢琴家的自传,讲述了一位犹太钢琴家如何在二战期间生存。拥有钢琴天赋的瓦拉迪斯劳在纳粹占领华沙后,在犹太区忍受着各种屈辱折磨,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他躲过了地毯式搜索,藏身于城市的废墟。幸运的是,他的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冒死保护下,他终于得以幸存,再次演奏钢琴。 电影试图借助钢琴家的眼睛看清一场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它还原的真实通过细节的呈现让人不寒而栗。瓦拉迪斯劳与家人一起被关入了犹太人隔离区,而在一个晚上,一群纳粹冲入隔离区开始挨家挨户搜查。他们让一家人全部站起来,其中年迈的老人因为无法站立而坐在轮椅上。纳粹们默默收起枪,把老人连同轮椅从高楼上狠狠砸了下去。老人被摔死,一家人随后被枪扫射而死。 德国纳粹肆意在路上殴打犹太人,他们大笑着,好像在进行一场狂欢。而战争中屠杀的可怕性在于,我们常常以为杀人的人是魔鬼,是残酷的好战分子,但事实却是,他们常常是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却成为屠杀者麻木杀人的机器。人性之恶,可以远超你想象。 梁文道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一个普通人离杀人有多远?他举了两个例子,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斯坦福的监狱实验。学校把校园里的一幢楼改造成监狱,让一部分学生扮演狱警,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囚犯,并且让这些学生经历一个逼真的抓捕过程。而这个原本为期两周的实验被迫在一周后结束,原因是,这群学生逐渐忘记了这是一场实验,被赋予狱警权威的学生逐渐将自己与囚犯对立起来,二者起了巨大冲突,而扮演囚犯的学生们在反抗中遭到了残酷的折磨和镇压。 另一个例子听过的人更多,米尔格伦曾经希望测试,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能有多少?一群学生扮演老师,而在房间里关着一群答题的人。扮演老师的人被告知让这些人回答问题,如果答错就电击这些人,随着错误的增加,当电压达到450伏特的时候,就会致命。而在这个实验中,65%的参与者都对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施加了450伏特电压最大值。 你会成为大屠杀中的凶手吗?当人处在群体中,为了确认自己的身份,保住自己在群体中所拥有的共性地位,会不自觉通过异化“他者”的方式来换得自己的身份认同。在群体中,个体的判断力会下降,行为极易被控制,丧失理智,变得极端与狂热。 这部电影就是用残忍的细节,一个钢琴家在战争中沦落到毫无尊严的地步,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孩子会随时被殴打被杀害,这些让你我看见,屠杀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不时刻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保持冷静的思考,保持自我的清醒,你可能随时沦为受害者,甚至,成为杀人的凶手。 读句电影再睡觉(微信号:dujudianying),只为你分享好台词,好电影。晚安,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