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座(傅天虹诗 费一轩曲)

咖啡座(傅天虹诗 费一轩曲)

2021-08-04    01'05''

主播: 费一轩原创歌曲

210 0

介绍:
咖啡座 . 诗:傅天虹 曲:费一轩 . 沿着神经末梢 流淌着 音乐雨 分不清出口和入口 . 诗或者悲剧 古典名曲的旋律中 神秘的影子 意会在暗壁 . 一只鹦鹉 站成一尊塑像 妙龄女侍 飞成半裸的蝶 . 咖啡座发暗的眼圈 贮满疲惫 太稠的夜如一大团墨汁 在调色板上凝固 . 【备注】 (1)夜幕初降,临窗读诗。这首《咖啡座》,是《模式及其他》组诗之五,发表于《当代诗坛》杂志第20期(1996年4月),通过简单而鲜明的直觉意象与象征意象的使用,把现代都市中咖啡座的特征表现得准确而突出。通过“咖啡座”这一都市中的特有事物,也折射出现代都市人与都市空间的分裂与隔膜,以及都市生活压迫下人的扭曲和变形。 (2)咖啡馆是西方社会舶来品,作为一种公共空间,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一个典型体现。在此人们可以聊天聚会、放松身心,咖啡馆也成为城市夜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标志之一。咖啡馆内西式风格的装修,低垂的窗帘、幽暗的灯光、流淌的音乐雨、如半裸的蝶一样的女侍在被众人奉为情趣的同时,也充满暧昧。在这样一个幽暗、封闭、暧昧的空间内,固然有典雅的古典音乐,有如蝶一样美丽的侍女,但是身处其中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却并不健康,“发暗的眼圈”这一意象,就突出表现了都市中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疲惫。生活本应是五彩斑斓的,都市的现代化更应该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受,但是,都市中人们都面临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疲惫感使得生活的调色板上只剩下沉重的墨色。即使偶有在咖啡座中逍遥的时刻,也因为急于释放那种疲惫感而放纵自己的感官欲望。这首诗就这样以“咖啡座”这一城市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使人与都市生活互相碰撞,以小见大地折射出现代人在都市生活压迫下的扭曲与变形,显示出都市世界与都市人的存在的分裂性。——刘云:《傅天虹诗作〈咖啡座〉评析》 (3)依洛夫先生的理解,“诗意的活着”这个追求,不但是一个诗人的生命与美学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表现。比如,陶渊明罢官之后“采菊东篱下”,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麓,杜甫因安史之乱流落成都。如以世俗眼光来看,这个时期也许是他们生命中、事业中最黯淡的岁月,但他们却活得有境界、有品位、有尊严,他们寂寞的生命点燃了历史上千万人心灵的光和热。“写诗不只是一般的写作行为,更是一种价值的创造。而生命的价值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只要心中有诗、有爱,瞬间即是永恒!”在洛夫看来,写诗首先是生命内涵的创造,如杜甫、莎士比亚的诗;第二是艺术境界的创造,如李白、王维的诗;第三是意象语言的创造,如李商隐的诗。他认为,诗可以使语言增值,使一个民族的语言更加新鲜、丰富而精致。——《新华日报》顾介铸:《台湾诗人洛夫:心中若有诗 瞬间即永恒》 (4)诗人简介:傅天虹,本名杨来顺,男,1947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著名诗人、学者、收藏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70年代末以来频频发表诗作,获多种奖项。80年代初移居香港,怀着强烈的统一意识,在乡叔何家骅(时任香港中国笔会会长)协助下,首开两岸诗界沟通之先河,积极促成两岸老诗人在北京首度会面;1983年筹办金陵书社;1987年创办《当代诗坛》期刊;1990年创建当代诗学会。1991年下半年客居澳门,编印《大中华新诗辞典》共十二分册及编外三卷,出版《世界华文诗库》1000多册;1999年创立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设立香港、澳门两总部和新加坡分会与澳大利亚分会;创设“龙文化金奖”,至今已颁发3届;新世纪初,将《当代诗坛》改版为中英对照,并策划史无前例的诗学工程,“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中英对照)大型诗学丛书,至今出版近千部;2007年,策划并参与创建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机制,至今已在北京、台北、香港、澳门等地举办十一届。创作诗歌4千余首,结集40余部,出版诗集《火花集》《花的寂寞》等,随笔集《天虹随笔》《天虹诗话》等,理论集《诗学探幽》《大中华新诗探索》。另编撰《澳门文学编年史》(第四、五卷)等各类大型编著数千万字。作品被选入《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等权威文本,选入最新商务印书馆版《大学语文》教材。其文学创作与研究跨越两岸四地,目前正致力于“汉语新诗”和“中生代”的命名研究和视野建构。 (5)封面来自网络,是深圳插画师“阿拉白”的作品“雨中咖啡馆”。 (6)谱曲时间:20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