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村庄故事】大崮村:炊烟袅袅英雄魂
文/尚红云
大崮村对我来说毫不陌生,因为是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我曾多次陪同客人到访,但每次来去匆匆,一直未能如愿登上大崮山顶。
大崮山位于岱崮镇驻地西南3公里处,因山体庞伟、气势雄壮故名大崮,这里曾经是著名的大崮保卫战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兵工厂、被服厂、弹药库、粮库及蒙阴县大队都曾驻扎在大崮山顶,凭借崮险崖峭的有利地形,这里成为八路军对日作战的根据地和坚固后方。
1941年11月,一千多名日**包围了大崮山,在此坚守的八路军鲁中军区独立团与敌激战两天后,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大部队奉命撤离大崮山。时任山东妇联执委的陈若克掩护大部队撤离后,指挥几十名机关家属最后从崮顶撤下,即将分娩的陈若克步履蹒跚、行动不便,在转移途中不幸落入敌人手中,被押解到沂水日军宪兵司令部,女英雄坚贞不屈,最后和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被日军残忍杀害,年仅22岁。
春寒料峭的时节,我陪同散文作家厉彦林先生到岱崮采访,来到了心目久仰的大崮山。由于脚伤未愈,同行的朋友劝我在崮下等候,但对这座英雄山崮早已敬仰有加的我不愿轻易放弃这次良机,坚持与大家一起登山。
驾车沿着新修的盘山水泥路来到半山腰的停车场,步行不远就是山寨北门遗址。这是兵荒马乱的年月,百姓为躲避匪患而修建,战争时期又为掩护八路军作战发挥了独特作用,是山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山寨遗迹。只见精工雕凿的拱形石门厚约四五米,里面有能容身的猫耳洞。山顶平坦开阔,当年驻守的八路军修筑的掩体依稀可现,几个硕大的碾滚子依然完好,一块块斑驳的青石板,好像在诉说着山崮上曾经发生过的传奇故事和战斗岁月。
几间简陋石屋里住着看山的护林员,周围散养的鸡鹅正在悠闲地啄食着草种,几只可爱的小狗懒洋洋地晒太阳,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挂满树枝,一眼古井涌动着清泉。旁边有一处宽敞的地窖,冬暖夏凉,隆冬时节,护林员就住在里面。我好奇地询问护林员:“一个人住在山上害怕吗?”他回答说:“怕什么?先烈们流血牺牲都不怕,我要看好这座山、这片林,让英雄们安息。”
站在崮顶放眼望去,周围群崮逶迤起伏,一种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山下错落有致地散布着一座座村庄,大部分依山而建,白墙红瓦、鸡犬相闻,袅袅炊烟在村庄上空盘旋升腾。半山腰的片片桃树经过冬雪滋润,正待含苞吐蕊,桃农们都忙着修剪打理。当年那些惨烈的战争场面已经被绿水青山覆盖,一排排整齐的松柏傲然挺立,就像当年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威武不屈的战士。
告别护林员,向导带领我们沿着当年抗日战士和陈若克撤离的路线下山。山路崎岖难行,我们相互搀扶,小心翼翼地往山下挪腾着。我一路在想,当年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怎样生存和战斗?是什么精神支撑着陈若克拖着即将分娩的身子带领大部队突围?松涛阵阵、草木摇曳,似乎在解答我的疑问,先烈们就是为了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而战斗、而牺牲。
来到已经坍塌的东门,只见几块残存的石条横七竖八躺着,这是当年被日军飞机轰炸后残留下的,由此可以想象当年战斗的激烈,女英雄陈若克就是从这里撤退到大崮山下柳树头村被日寇抓获。向导告诉我们,关于大崮山,民间还有很多神奇传说,还有的村民似乎听到山上有枪炮声、厮杀声传出,这些谁也没有证实过,但包含着崮乡人民对英雄的敬仰、对先烈的缅怀。
再次来到大崮村,已是暖风吹拂、满目翠绿的初夏。漫步村里,农家院里花香弥漫、翠竹掩映,道路旁菜园齐整,家家户户的外墙上就地取材的石头贴画风格独具。绿树掩映中,传来阵阵鸡鸣狗吠、鸟儿欢唱,不时有闲坐聊天的乡亲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一片祥和惬意。昔日的穷山僻壤如今成为乡村游、农家乐的样板。
在村支书王筠照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村西一座石板垒砌的水池边,王书记指着坍塌的废墟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一座寺庙,名叫“龙王庙”,建于一百多年前,庙前一眼清泉常年流淌。说起庙宇,村里很多老年人记忆深刻,大殿雕梁画栋,木头立柱粗壮敦实,泉水清澈甘甜,滋养着乡亲、润泽着沃土。据说一遇大旱之年,老百姓烧纸三天,必降甘霖,这当然是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不过看看如今仍涌流不断的泉水,散落在水池四周雕龙画凤的残碑断石,可以想象当年龙王庙的气势恢宏和乡亲们挑水浣纱的热闹景象。
离泉池不远就是宋增选老人的家,坐在门前大槐树下,能清晰望见大崮山的英姿。老人今年94岁,除了耳背,身体还算健硕,聊起当年大崮山的战斗故事,老人渐渐激动,便打开了话匣子。
“当时山上驻扎着我们八路军的五个大部门、三百多名战士,待了好几年,日子太艰苦了。山上有一个生产股负责种粮食,山高地薄,不能保证自给自足,而八路军又有铁的纪律,不许打扰周围的百姓,粮食实在不够了就下山买黑豆泡软了煮着吃,那东西很快就撑腹但不消化,战士们吃的直胀肚子。鞋子用麻和芦苇草拧成绳编成鞋套在脚上。那时候我才十几岁,他们都是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孩子,真可怜啊。”老人流下了眼泪,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被老人的深情诉说感染着,仿佛回到了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战斗岁月。
“老百姓心疼战士们,自发给部队送给养,收获了谷子和蜀黍,摊好煎饼送上去,我每天都要上崮两趟。后来,部队都如数给了钱。记得突围战打响的那年,鬼子的飞机在村子上空飞来飞去,机枪炮声轰轰地震耳响,最后突围的都是老弱病残,太惨了,那时候谁能想到能活到现在?”我们随着老人的目光望着郁郁葱葱的英雄大崮山,充满了崇敬之情。
告别老人,走在风光迤逦的田野,看着起伏的巍巍群峦和纵横的乡间公路,陆续有从果园劳作回家的乡亲们。峥嵘岁月远去,红色精神永存,新一代崮乡人,正在追寻着红色足迹,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曾经饱尝过硝烟战火的大崮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乡亲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文图/尚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