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村庄故事】南蓉芙村:英魂长绕辘轳井

【沂蒙村庄故事】南蓉芙村:英魂长绕辘轳井

2021-08-17    12'11''

主播: 如妈

132 1

介绍:
【沂蒙村庄故事】南蓉芙村:英魂长绕辘轳井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跟随在农场工作的母亲就读于沂蒙山区的乡下小学,距离学校大约五公里处便是蒙阴县垛庄镇南蓉芙村。早听说那里有座古老而闻名的清真寺,感觉很好奇,但直到随母亲调动离开农场也未能与之谋面。四十多年过去了,已退休赋闲的我近日欣然驾车前往。一进村头,就被一眼辘轳古井吸引,几位农家大姐正在浣洗衣服。四周是乡亲们的菜园,一畦畦应季蔬菜青翠肥硕、长势喜人,想来正是得益于井水的润泽。我询问古井的年岁,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姐也说不清楚,据她婆婆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父老乡亲祖辈几代都是喝着甘冽清澈的井水长大的。我八岁时曾被倒转的辘轳打进过井里,至今见到井和水仍心有余悸,但久违的古井还是让我顿生亲切感,情不自禁的摇起辘轳,拍照留念,再捧起一把井水入口,沁人心脾、身心俱爽。古井西北边是村委办公室和休闲广场,紧挨着就是中国式古建筑清真寺,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迈进大门,正巧遇到村里德高望重的杨**,他热情地当起向导。清真寺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当地穆斯林做礼拜的聚集活动场所,寺内松柏葱郁、花香弥漫、肃然幽静。据寺内石碑记载,原来有四棵古树,现仅存一棵最大的皂角树距今已有400多年了,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发,见证着回汉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南蓉芙村曾经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当时叫南长明村,乡亲们都觉得难听别扭,却苦于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村名不易更改。1939年,徐向前元帅和部队一起驻扎在村里,由他提议改名南蓉芙村,意喻芙蓉般美丽的村庄。1942年,八路军山东抗大分校五分队收存了一批军粮藏在寺中,由于汉奸告密,盘踞垛庄的日**重兵攻打清真寺,当时只有少数抗大学员在寺里看守,学员们和回汉群众团结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敌攻占后,抢走粮食并放火烧毁大殿。2002年由政府部门和各界爱心人士捐款重修,形成今日规模。杨**的祖先于清朝康熙年间从济南济阳迁徙到此,是钦天监杨氏后人。曾祖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私塾先生,学识渊博、兴学育人,很受乡邻尊敬,还写的一手好字,正门上的“清真寺”三个字,刚劲、隽秀,就出自老先生之手,村里早年参加革命的正义人士杨兆丰、马子明均为老先生培育的学生。杨**家和清真寺对门,正好方便随时到寺里力行教务,主持各种穆斯林宗教活动。我们围坐在院门口,听他娓娓讲述清真寺的历史沿革、传说故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不一会,91岁高龄的汉族段大爷右手拎着马扎、左手提着大叶茶和黄烟叶赶集回来了,我们招呼他坐下歇息,老人惬意地拿出裁剪好的卷纸和烟叶,准备自己卷烟抽,同去的老公连忙递上成品烟,他乐呵呵地连点了两只。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好的出奇。老公问他知道孟良崮战役吗?他自豪地连说,知道知道,接着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也参过军,后来因病退役了,就给部队送军粮,那时俺们村是抗战模范村,村里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11位。村南头至今还有一片无名烈士墓群,掩埋着32位牺牲的八路军无名烈士,一块墓碑记载了当时战士们牺牲的过程,整个墓区只有一块刻有排长王朝富烈士的墓碑。今天的好日子真是来之不易,可得好好珍惜啊。”老人情绪起伏激动,我们随着他的回忆远眺连绵起伏的沂蒙群峰,耳边似乎回响起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和悠扬动听的沂蒙山小调。老人一生养育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老伴前几年去世,他婉拒了子女来身边照顾,一个人把生活调剂的有条有理、有滋有味。我问老人长寿秘诀,他随口说出三个字“不生气”,我们被老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染,真诚地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老人笑呵呵地说“赶上了现在的太平盛世,我一定活到一百岁”。杨**告诉我,村里像这样的长寿老人还有好几位,他们大多家庭和睦、心态平和、勤劳能干,这与纯朴和谐的村风密不可分。杨**又给我们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感人故事。八年抗战期间,从山东博兴县参军的八路军情报员郭鸿声,有七年在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斗争。1939年前后,在南蓉芙村杨**爷爷家东屋里住了整整一年,一边搞情报工作,一边进行抗日宣传。有一次郭鸿声染上了疟疾,高烧不退,战乱年代缺医少药,眼看着郭鸿声生命垂危,爷爷一家人心急如焚,一边把仅有的一点面食拿出来为他改善生活,一边四处寻找草方治病,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郭鸿声终于康复了,精神抖擞地回到了抗日前线,从此和杨家人成为生死至交。2006年8月,已经从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离休多年、88岁的郭鸿声老人,回到了68年前曾经战斗生活过的这片红色热土,实现重走沂蒙路的夙愿。从蒙阴孟良崮到费县大青山,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到莒南省政府遗址,红色之旅让耄耋之年的老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在南蓉芙村,杨**的叔叔杨照来接待了这位当年住在自家的八路军战士,得知爷爷已去世,郭鸿声老泪纵横,一遍遍念叨“我来晚了,来晚了……”。回济后,老人寄回照片并写回一封书信,当年《沂蒙晚报》对老战士的沂蒙之行进行了专题报道。得知信件和照片在叔叔杨照来家保存,我提议去看看,杨**赶紧去村边小广场把正聊天的叔叔接了回来,小心翼翼地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书信,信中这样写到:“这次去孟良崮,路经看望乡亲们,因时间短来不及长谈,请转告乡村父老原谅。如死不了,有机会再去拜访,看到乡村大变,生活好了,我很高兴,祝福你们今后日子过得好上加好。我在时,松胜老人一家对我和家人一样亲,我感恩代谢,永忘不了,今寄上4张照片作留念,今后多电话联系。鱼水朋友:郭鸿声。”毕竟年事已高,老人从此没有再回沂蒙山。年近九旬的杨照来老人自言自语地唠叨:“他如果还健在,应该是百岁老人了”。天色已晚,我们仍然意犹未尽。镇上打工的、田里劳作的村民陆陆续续赶回村里,小广场上簇拥着健身锻炼的老人和嘻笑打闹的孩子,乡亲们相互间问候招呼,一片温馨祥和。从硝烟炮火到和平年代,回汉两族团结亲如一家、祖辈相传,堪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缩影和代表。(文图/尚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