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赋崮乡——读王家安散文集《我在崮乡等你》
文/王相理
在我的家乡蒙阴县有这样一个法官,他不仅熟知法典,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优秀法官,而且对传统文化研究颇深,一度担任县儒学研究推广协会常务副会长,多次举行公益讲座,同时他对《红楼梦》等名著也颇有研究。他喜欢文学,擅长写散文,多篇散文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发表。他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自己驾车行走于家乡的群崮之间,有时也和文友一起登崮,啸傲于崮顶之上,神游于天地之间,写下了许多文情并茂的散文。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我在崮乡等你》就这样产生了。他就是我的学兄王家安。
王家安散文集《我在崮乡等你》分为“春”“夏”“秋”“冬”四辑,计75篇,内容也按季节归类。著名作家,登山家、“中国当代徐霞客”李存修先生作序,中国书协会员、本地著名书法家宋增秋先生题写书名,为本书增色不少。作者希望我点评一下此书,水平有限,勉为其难吧。
我观此散文集有四大特点:
一、信手拈来,自成机杼。由于作者常年生活工作在崮乡,对崮乡的一草一木非常的熟悉,加之作者每到一处都留心搜集一些当地的故事与传说,因此当作者决心为崮乡写一部散文集的时候,崮乡的美景美事就纷至沓来般涌到眼前。作者一边将崮乡的美景随手写来,一边将崮乡的传说与故事巧妙穿插期间——圣佛寺的故事、哪吒大战鹰王的传说等等,娓娓道来的同时,既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又增加了作品的厚度、深度与广度。《崮乡桃花醉春风》《就着春雨喝两盅》……作者走到那里写到那里,沂蒙山区的土语情话随处可见,接地气顺人情,撞人心扉,使人读了倍感亲切。读其文如见其人,读其文如闻其声。其文信手拈来,不事雕琢,而自成机杼。
二、崮乡农事,节令毕现。作者既将文集按照春夏秋冬分配章节,必然有节令之考虑。春季的雨水、惊蛰、谷雨,夏季的小满、芒种、小暑,秋季的立秋、白露,冬季的大雪、小寒等气节,在有着“四塞之固”之称的沂蒙腹地蒙阴是怎样的情景,都在作者笔下一一揭开神秘的面纱。元宵节、夏凉节、仲秋节、春节,崮乡人庆祝节日的诸多活动被作者写得活灵活现。这简直是一本助力读者了解崮乡农事家事的百科全书,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即可知道崮乡许多趣事。
三、散文笔法,诗人情怀。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文集中的散文虽描绘对象不尽相同,但都能抓住笔下事物的特点,精心构思成文。《雪花那个飘》《腊八大崮行》《舌尖上的谷雨》《杏花是约会春天的媒》等篇什,写人状物,文思灵动,行文活泼,不时透漏出作者的调皮。嬉笑怒骂,引文摘句,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无不彰显出作者的才情。即从诸多篇名中亦可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许多散文中间,作者还将自己写的诗作适时点缀其中,或画龙点睛,或收束全篇,表现出作者的诗人情怀。
四、崮乡之子,倾情奉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读完此书,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很自然地飘出我的脑海。作为崮乡的儿子,作者妥妥的认定“崮乡是对抗喧嚣之恬静港湾,崮乡是疗治身心之精神家园”。作者平时写给崮乡的诗文应该更多吧,书中只选了75篇发表,就是20多万字。如果不是出于对拥有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之崮乡的无比热爱,怎么会有这几十万字的倾吐与表达?如果不是出于对崮乡旅游事业的关心,作者又何必以笔为工具对岱崮对蒙阴的旅游事业倾情奉献?《一路红火》《故乡的春节》《故乡大集土产丰》等篇什,无不饱含作者对崮乡的深情热爱。崮乡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都是美的,都是可歌可赞的。记得作者和文友交流时曾说过这样的话:身为崮乡人,赞美家乡,助推家乡的旅游事业,与时俱进,何乐而不为?这就是做人的格局,这就是一个崮乡作家的境界。作者对崮乡旅游事业的热爱和无私奉献感动了东蒙崮乡旅游集团的领导,他们主动提出将作者的散文集《我在崮乡等你》放到景区一部分,让外地游客不仅观赏到崮乡的旖旎风光,也欣赏到崮乡才子的才情,一时购者如潮,争相传阅,也是这本书价值的体现吧?
细读此散文集,虽不能说篇篇皆是精品,但作者用情至深,笔下行云流水,每每有妙词佳句涌现。繁忙的工作之余,作者不辞劳苦,驱车崮乡山水间,尽情讴歌崮乡,赞美故乡,一片丹心尽付崮乡,对崮乡文化和崮乡旅游皆是莫大贡献焉。希望作者不忘初心,在文学之路上继续耕耘,做出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