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天分享《黄帝内经》“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第327天分享《黄帝内经》“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019-11-03    08'35''

主播: 胡晓平

237 4

介绍:
☯中、西医的差异,在于二者思维方法的不同。西医治人的病,西医讲的是病;中医治的是病了的人,讲的是“证”。还有一种说法叫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重形,中医重神:西医更多的是重视器质性的病变,中医是重功能上的病变。在手术方面,中医绝对比不过西医,但在积聚肿瘤等疾病尚未成型时,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发现许多问题,这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所以就出现一一个如何看病的问题。西医说病症,比如高血压、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等,这些都是病症。中逗说“证”,就是把人的所有问题都综合起来判定。《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把所有的病症都可以归属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层面中去。比如说一次来了五个病人,可能开的药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时,病人会觉得很奇怪:我是高血压,他是失眠,凭什么给我们开一-样的药?可是从脉象上,这几个人是同一个“证”,所以这叫做“异病同治”。而有的人可能病症表现都一样,来的都是头痛,但用药未必一样。在中国古代名医华佗身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两个病人都头痛、身热,症状一模一样,华佗给他们开药,却一个是下法,一个是汗法。也就是一个让他泻, 一个让他出汗。病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开药。其实,在华佗眼里,这两个人恰恰属于不同的“证”,一个是外实,一个是内实,外实用汗法,内实用泻法。所以,“证”指的是一种综合的状态,阴阳表里,虚实内外,全都包括在内,是人的生理状况所出现的失衡的状态。所以,中医不讲病,只讲“证”。比如说一个高 血压病人,有可能在我这儿我把完脉就是太阴证,那我,按太阴证的药去治高血压就没问题,但是另外一个高血压病人属于少阴的层面,那我只能开效应层面的药。同样是高血压,可能开的药就不一样,这就叫同病异治,两个人病的表现虽然相同,但是要分不同的方法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