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品差的人,人品不会好

钱品差的人,人品不会好

2020-08-03    08'55''

主播: 1419282

158 1

介绍:
美文名:钱品差的人,人品不会好 主播:漪倾 背景音乐:我等的人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正文: 01 最近热播剧《二十不惑》中,有一幕看得人出离愤怒。 姜小果是一个家境普通的大学生,整个大学四年都在为钱发愁,然而这种情况下,她还是给王薇借了300元钱。 眼看着自己的手机快不行了,她想尽了各种办法凑钱换手机,最终还是差了三百元。 在看到助学金名单,知道王薇能领到4000元钱后,姜小果鼓起勇气上门去要钱。 王薇先是装糊涂:“我没还你吗?我记得我还了呀。” 而后又推三阻四,忙着给自己添新衣、买新鞋,就是不提还钱的事。 被姜小果逼急了,王薇居然大声质问她: “你怎么这样?我说了要还就是要还,但不是今天,不就是300块钱吗,你至于这样羞辱我吗?” 有好事者把这段视频放到网上,借给人钱的姜小果反而变成了那个咄咄逼人、“自私、虚伪”的人。 好心好意借人钱,却被倒打一耙,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她的愤懑和委屈。 钱钟书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曾感慨到: “借钱前是朋友,借钱后是大爷,还了钱便是恩人。” 想想还真是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往来间,能看清人情冷暖,看出一个人的品格秉性。 钱,是一段关系最好的“照妖镜”,也是人品最好的“试金石。” 02 钱品好的人,人品不会差。 明朝时有个秀才,穷困潦倒,因为要进京赶考,便问财主家借了路费。 没想到,财主家冬日里起了大火,烧毁了大半个房屋,秀才立下的借钱字据自然也毁了。 家人劝他,既然字据已经毁了,财主家也不缺钱,你就别还了。 秀才却正色到:“别人手里的借据没有,但我心里的借据一直都在。” 《论语》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按时还钱是信誉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品的试金石。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人,他父亲出了车祸,因为是责任方,需要给伤者家里赔偿二十万。 这笔钱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到处奔走,饱受白眼,一段时间下来,还差了六万。 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得了消息,立马把这笔钱转给他,让他还清了赔偿款。 后来,年轻人家的境况便差了下来,父亲因为车祸后遗症丧失了劳动力,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 半年以后,他听说借六万给他的那位朋友,得了重病,急需用钱。 这些时日里他一直在陆陆续续还债,手头根本没有余钱,于是便跟父亲商量,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了。 他不仅还了朋友的钱,还多拿了五万给他家人应急。 朋友从昏迷中醒来不无感慨地说:“当时借钱给你就是看重你的人品,我没看错人。” 朋友康复出院后,很快又把这五万元钱还给了他。 因为两人深深懂得,没有哪种情分是理所当然的,你投之以木桃,我当报之以琼瑶。 很多时候我们借钱给别人,一开始对方会心存感激,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忘记和麻木。 正因为如此,那些心怀感恩,能主动、准时还钱的人,人品一定不差。 03 很喜欢一句话:“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那碎银几两。” 你我皆凡人,吃穿住行都依赖于这“碎银几两”,谈钱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原则和底线。 有句老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最能看清楚人情冷暖,识别一个人的人品。 愿意在你落魄时借钱给你“拉你一把的”人,是你生命中真正的贵人,要懂得感恩。 能主动、及时还钱的人,是靠谱的人,值得深交。 对于那些借钱不还,言而无信的“朋友”,只能送他一句:走好,不送。 感谢收听今天的十点美文栏目 我们每周一、三、五晚十点准时播出 有推荐文字的听众请在下方留言 我们会采纳 今天的栏目就到这里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