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2016-08-19    06'58''

主播: 草尖玉露

305 17

介绍:
原文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翠袖凝寒薄①,帘衣入夜空。病容扶起月明中。惹得一丝残篆②,旧薰笼。 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疏花已是不禁风,那更夜深清露,湿愁红③。[1] 注释 ①翠袖二句:凝寒,严寒。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帘衣,即帘幕。唐陆龟蒙《寄远》:“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二句谓入夜,帘幕里空空寂寂,他不在身旁,不免单寒凄冷。 ②惹得句:惹得,惹为招引、牵扯等义,此处系缭绕之义。残篆,指点燃的篆字形的香将要燃尽。 ③愁红:即惨绿愁红,指残花败叶。宋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2] 赏析 此篇写离恨。情景浑融交织,凄惋哀怨。从“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二句来看,这词大约是为曾与之相恋的女子而作。但全从对方落笔,写她苦苦相思的情态。 说明 《南歌子》,又名《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等。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评论 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这首词写病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别离之苦,情调尤为凄婉,此即所谓‘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陈维崧评纳兰词语]。”(1988年远流出版公司) 录自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1年版P61—62 作者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即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满洲正黄旗(今内蒙古吐默特)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为人谨慎,避涉世事。工于诗词,擅长书法,精于书画鉴赏。词作自然流丽,凄婉蕴藉,郑振铎称“缠绵清婉,为当代冠”。形式上以小令见长,语言清淡素朴不尚雕饰。抒情状物不落俗套,以白描手法写眼前景物,自然流露出真挚之情。王国维评价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内容上题材范围狭小,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著有词集《饮水词》、《侧帽集》,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 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清史稿》有传。 纳兰性德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夏承焘《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前言》称:“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纳兰能诗善赋,尤工词,虽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且“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通志堂集》卷19附录),然其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他自己在《与梁药亭书》中曾写道:“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从他的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花间集》的风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