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嗷嗷地想猴王,其实还是叶公好龙

很多人嗷嗷地想猴王,其实还是叶公好龙

2016-01-31    11'32''

主播: 臣妾姐姐

35400 784

介绍:
六小龄童上猴年春晚和六小龄童猴年春晚节目被弊,已经明明白白地成为假新闻了。 原来大圣说要上的春晚,是春节戏曲晚会。 可是为什么广大观众朋友们还是叫嗷嗷地…… 六小龄童微博下面的回复都是一样式的撒泼打滚要看猴哥,说哪怕他就站在台上吃个桃也好O(∩_∩)O 这让我想到以前有人说过的: 池塘四美只要能聚在一起,他们就是坐一桌打麻将唠嗑我都能看八百集。 说到底你们还不是看脸的口亨。 网友反应这么强烈,也是因为前面刚出的猴赛雷长得真的太塞雷了,如果换一个这位,我们这些专注看脸五百年的也就勉强接受了。 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为什么被广泛称为最好的美猴王,因为他本人就很好看啊。 《西游记》里面他露真身去演小和尚,那金鼻白毛老鼠精妩媚地唤他: 好一个俊俏的小和尚! 原著里孙悟空要变成一个俊俏的小和尚,还要动用法力,电视剧里卸妆自己上就可以了。 可是,即便是这样,六小龄童的美猴王,也是经过修饰的一个角色,并不是孙悟空本身,甚至都并不接近。 《西游降魔篇》上映以后, 人们对立面孙悟空可怕的造型纷纷表示抗拒。可是如果细论起来,这位孙悟空才更接近原著。 因为原著里的孙悟空的相貌是这样的: 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所谓的美猴王,也只是猴子审美中的美,而不应该是人类审美中的美。 至于大圣归来那样帅断腿的造型,就更是无限美化了。 因为原著第二回里明明白白提到,孙悟空的身高目测“不满四尺”,只算猴子里体型较大的。 但连白胖和尚唐僧都不断补刀: 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 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 话里话外的语气都充满怜(chao)爱(feng) 这位的身高外形都合适,反而被排斥,不就是丑了点么…… 我们现在群情激奋地回忆六小龄童的美猴王,起哄表示春晚剧组没邀请他就是不尊重民意不长眼,这种心理状态和我们在去年夏天成为《大圣归来》的自来水一模一样,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致青春罢了。 我们基本都是在什么时候集中收看《西游记》电视剧的呢? 童年,还有寒暑假。 那都是最无忧无虑最单纯没烦恼的岁月吧,像大雄一样,最大的烦恼不过是学业压力,玩不出新花样,打不过胖虎,追不上静香。 也没有个蓝胖子可以依靠 于是一个不受拘束的天生石猴,一个因为反抗权威而被压制在五行山下苦熬度日的悲壮英雄,太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了啊! 我们被人欺负的时候,被老师家长责骂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曾经想过像孙悟空那样: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世界就清净了。 一个人,无论他将来如何变化,童年的记忆总是最难磨灭的。 何况六小龄童的猴王,连真猴子都致敬 也不全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只是那时候足够年轻,做什么事情都有充分的理由,错了也无妨,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基本就能解决一切。 我们热爱过去,也因为过去的结果,无论好坏,都已经尘埃落定。 像小时候你住的院子,你闭着眼都能数出来你走到了第几块砖,这种熟悉感令人无比安心。 孙悟空只是一个符号,一个道具。 我们听着《悟空》,看着《悟空传》和《大圣归来》,津津乐道于紫霞和至尊宝,穿着西游头像和logo的衣服,寄托的是我们对于过去的无限美化,以及对现实的焦虑和恐惧。 《西游记》、孙悟空,它们的实质究竟是怎样的,并不重要。 真实的孙悟空,不仅不美,仔细想来还很讨人厌。 你不能否认,他不光是目无法纪,不服管束,还小偷小摸,鸡贼狡猾,欺负小伙伴,随地大小便,并且喜欢随便捉弄无辜的神仙妖怪和路人。 这还都是电视剧里演出来的,没演出来的十八禁场面,血腥暴力什么都有,可以自行去搜索原著。 如果身边真有这样的人,你烦他躲他还来不及,还会把他穿在身上抱在怀里?他可是一身的虱子! 网上流传的暴力版西游记插图,个人觉得更贴近原著 而且我敢说,就算六小龄童真的众望所归上了春晚,也不过是满足人们的一次指挥欲罢了——看吧,群众的呼声,小时候看过西游记的都顶起,是中国人就转! 然后隔天各种吐槽的,嘲讽的,还是源源不断: 六小龄童还是老了…… 脸看着好怪啊,确定没整容? 哎,没有小时候好看了,到底不如以前好。 一辈子就演了一个角色,比他爸他哥都差远了,也算艺术家,脸真大。 接着就是爆料,扒皮演员本人:兄弟财产纠纷,唯我独尊,食古不化,一言不合就随便拉黑网友…… 一个月以后,就再也没人提起。 等下一个猴年,一切再来一遍。那时候六小龄童已经72岁,希望更渺茫,人们回忆起来也会更投入。 而现在,我们确定他上不了春晚,所以我们都还在高声呼喊: 你才是真正的美猴王! 我也很喜欢老版的《西游记》,很喜欢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我也认为他绝对算表演艺术家。 但这不代表我就拥护他的一切:六小龄童处处表现出自己才是正版孙悟空,其他的都是胡编乱造,在这点上我非常不能苟同。 他毕竟不是原作者,而且说到篡改,86版的西游改得还少吗? 老版西游确实值得回忆:那么简陋的条件,那么艰苦的环境,那么拮据的经费,还有差点出人命的危险经历,太子妃剧组说自己穷,跟它比起来不过是在撒娇卖萌。 我们最应该记住的,是演员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地演出,剧组排除万难地运行,这是一种专业精神,并不专属于80年代。 拍得好,是因为他们认真,而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好,更不是因为他们剧组穷。 穷也好富也好, 只要是认真的,观众不是傻子,都会看出你的诚意。 琅琊榜的剧组也没什么大钱,导演组分担了许多个角色,就为省下一点预算,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去(其实就是导演组全体爱演啦啦啦啦~~)。 没钱有没钱的拍法,有钱当然也有有钱的拍法。 《泰坦尼克号》在1996年拍摄,投资耗费2亿5千万,美元。现在看也不是小数目。 钱都花哪去了?一个视频就能解释。沉船的时候,破窗而入的水,都是真水,演员的尖叫,也都是来自于真实的恐惧感,比演技更真实的就是真实本身。 即使隔着屏幕看,也觉得太危险了。 导演拍起戏来敢于如此不要命,这就是很多电影电视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好看的根本原因。 齐天大圣是无数道工序提纯之后的偶像,他应该永远天下无敌,不食人间烟火,只适合活在神话里,活在取经的路上。 而不是春晚的舞台这种……专门用来吐槽和撒气的……地方。 而且春晚的节目并不是导演确定的,骂导演没用好么?! 明明是很欢乐祥和的事,不成也只是遗憾而已。为什么动不动就搞得充满戾气,稍微不顺心就要骂人。 你想怎样就要照办?我看你最需要的不是猴王,是窜天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