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巍《同里,心安处江南》,朗诵:如影随形

宋巍《同里,心安处江南》,朗诵:如影随形

2018-12-19    13'29''

主播: 如影随形qz

261 2

介绍:
《同里,心安处江南》 作者:宋巍,朗诵:如影随形 梦里水乡,江南同里。在我的记忆中,同里古镇是略施粉黛、深藏闺阁的小家碧玉,并没有像其它一些水乡古镇一样,在人为的破坏或粉饰之中或快或慢地逝去历史的风尘,这可能也是我向往的原因吧。同里并不是一个游人如织的热点,而是心甘情愿地寡言少语,让喜爱古韵的人们自己来寻觅它的风雅。千年的时光,它依然恬淡地矗立在太湖之滨、古运河之畔、姑苏之邻。 临近傍晚了,河水泛着淡郁的绿色,一只小船停在河中央,船篷两边几个红灯笼轻轻摇曳在微风里。河水流淌得极慢,水面波澜不惊,小船的倒影基本保持不动。错落的民居,缀花的树木,高高的拱桥,长长的石驳岸,梭巡的小船上清洁工在捞去河面的杂质。虽有些驳岸陈旧剥落,仿佛这一切像保存已久的水墨画,被一天的河水磨刷得有些黯淡,等着那轻盈皎洁的月光飘逸迷蒙的晚装。 同里的古韵是文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同铸就的,这里曾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留下了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徽派建筑明显的文化精髓。其建筑外观恢弘、造型精巧、宅院相融,空间处理十分优美。也有相对简单的居民建筑,但却有一样的疏密有度、布局严谨、黑白相间的传统法式。构作的精细度虽比不了大户人家的雍容华贵,却也极富江南民居的神韵,这些居民建筑成片的连接在一起,构成浓重的江南水乡特色,彰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古镇里游走,不必认定方向,漫无目的最好,一切随心所欲,随欲而行。石板路有的平坦,有的因年代久远而歪翘不整,许许多多的小巷子如枝枝蔓蔓般伸展开去,蜿蜒曲折如藤,仿佛没有尽头。这千年的小巷,就是古镇律动的命脉吧。巷子的两边,通常是高高的马头墙,天空也因而被分割成或宽或窄的条块。巷子中开着几扇门,有的门明显已有多年不用,从门角有些朽掉的木板里长出几根青蔓,极力地向外探出,越过门槛,又向台阶下俯去。也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等它哪一天看到外面的世界时,会不会又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呢?门边方寸的土地,被主人细细地开垦出来,栽上了几株月季,它们努力地向上,在枝头热热闹闹地地绽放出几片不甘寂寞的红云,为这水墨般的图画里增加了几抹亮色。还有的小空地被一些废砖头垒出一个小天地,填进土,靠墙斜搭几根竹子,便成了丝瓜葫芦的家园。一两只小蜜蜂嗡嗡地在几朵金黄的花儿间进进出出,旁边一棵已结出了一个细长的葫芦,细细的茸毛覆在嫩绿的皮上,像青春少年嘴上的萌动。一只小方凳搁在敞开的门口,四角已磨损,凳面也已坐得乌亮,但却依然结结实实。一只白猫蹲踞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盯着什么,即使我在它面前蹲下,快门的轻响也没有影响它的凝望。 初夏的时节是花儿的季节,橙红的石榴花从岸边探向小河,河上靠岸的台阶旁也因此落上了许多花瓣。而花瓣飘零在水中却不沉没,也没有被水浸过,像跳冰舞的人一样在水面轻盈地打转,真是奇妙。还有更多是叫不出名的花,开在树梢,让满树盎然的绿意中多了一些诗意。临水的一面墙,满是一汪汪潮湿的水渍,原来的白墙因而也成了一幅淡妆浓抹的水墨了。墙上的窗子也显露着它的年轮,虽小但却仍用细木条仔仔细细地做成园林中常见的那种格子图案,简约而不简单。 古镇似乎是属于老年人的,不少人家门口都是老年人在做着家务:择菜、淘米、洗些家什。或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手握着摩娑得有些发亮的紫砂小壶,轻声闲聊着,对我们这些游人熟视无睹。卖油条和炸糕的小铺前排着不少人,一对老夫妻娴熟地重复着不知做了多少遍的事情,店外的人们也安安静静地等着,似乎在欣赏着他们的手艺。他们就这样宁静优雅地伴水而居,充实而平和地留守着这份家业,留守着祖宗的根基。而正是他们心中珍藏的那份对古镇的情感,才使今天的古镇焕发着巨大的魅力。望着他们,就如同望着一张张褪色的老照片,不经意地勾画着光阴和岁月。 雇上一只小船,木橹轻摇,如同走在了水巷之中。波光涟漪,河中房子、树木、石桥、店幡的倒影也轻轻地波动起来,仿佛开始演奏一曲悠扬的弦乐。那波纹分明是孩子漾满欢喜的笑靥,甜甜的,不忍心拒绝这份快乐;那波纹分明是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少女的心事,欲罢却难休;那波纹分明是老者额头的皱纹,叙述着往事沧桑。小船前行,垂柳轻拂,河道与街巷纵横交错,高低的民居与宽窄水巷错落有致。古桥一座一座地从头顶掠过,石栏上的狮子俯瞰着过往的人们,石板上有的雕着鲤鱼跳龙门,有的雕着二龙戏珠,有的雕着五蝠(福),千百年来一直和这里人们默默地相守。那水,仿佛积蓄了久远的神韵灵气,带着具有年龄特征的矜持,静静的流淌着,摇漾着舒缓与恬静,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千年不辍地点化着枕河人家的甜梦。于是我的心儿也穿行在时光的河里了。古镇人家的日子,就这样与流水相伴,任随河风惬意地吹拂,内心就滋养出许多宽润与淡泊,不经意间,诗意便踏着碧波款款而来。这水,连同水中的浮光云影,如同一条搏动的经脉,又赋予了古镇经久不息的灵动之美。 上了岸,找了处临河的小店,点了一份小馄饨。在等待之时,眼睛的余光瞥见旁边的一处摊点,两只手工的布老虎端坐在石阶上,一只大红,一只斑纹,略歪着脑袋,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似乎在好奇地看着我。馄饨端上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白白的皮皱着,像婴儿皱起的粉嫩小脸。一把绿绿的葱花洒在其中,夹带着扑鼻的油香和胡椒香,色香味俱全,顿时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一扫而空之后,店主给我上了一壶茉莉花茶。几缕阳光透过云层,软软地洒在青砖上,懒懒地靠在藤椅里,桌上的印花布在玻璃下映出幽幽的蓝色,空气散发出一种难得一见的悠闲和恬淡。手上,青花的茶杯,浅浅的鹅黄,氤氲的茉莉香气缓缓地飘绕在鼻周,温暖着疲惫的思绪,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以不想。 傍晚,阴了一整天的天空忽然下起了雨。我心中一动,不由打伞出去,想寻找戴望舒《雨巷》的意境。然而,此刻的古镇更加寂静,廖廖的行人,店铺也大都准备打烊了,并没有看见愿景中的一幕。人这一生,注定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们无法相遇和守望。人生只有一次,也许它根本就是一场梦。今夜,如果你能穿越我的梦之门,询问我在这古镇里遇见了几多,觅得了几多,我能告诉你什么呢?惟有这飘飘洒洒在伞面上凝成的雨滴,在不经意之间悄悄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