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哥说事之我的生活观

晓哥说事之我的生活观

2017-05-13    07'28''

主播: <红土地>

118 2

介绍:
晓歌说事——我的“生活”观 作者:皖江晓歌 曾经有很多年,我和现实的关系都是很紧张的,我曾一直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看待现实。我甚至还一直错误的告诫自己说,在现实社会里,天真加认真的人等于傻瓜。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听到了一首刘欢唱的歌,歌名是《在路上》,歌中唱道“。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 我的心乃至我的灵魂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内心的怨与恨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所寻找的真理,应该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我的文字不应该只是发泄和讥讽。那些年,我曾在某日报要闻版撰写过数十篇针贬时弊讽刺性很强的世事小评文。我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我所说的高尚不是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 我们都活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生活”。对生活的理解取决于我们的生命意识,也就是说你想做个什么样的人。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成语故事叫“黄粱一梦”,说的是唐代有个姓卢的书生,于穷困潦倒之中,却无坚定的人格,对高官厚禄锦衣玉食恋恋不忘。在进京赶考途中,遇一吕姓道士,赠其一枕,道士嘱其就枕而眠。果然,睡梦中,卢生高官得做封妻荫子,年逾八旬时,其病重将逝而惊醒。五十年荣华富贵只不过浅浅一梦耳,其时店主的一顿黄米饭尚未煮熟。卢生叹曰:“人生的归向,不也是这样吗?”卢生说的多好——仅仅满足于欲望的虚幻人生,哪怕百年,亦不过杯茶顿饭而已! 有人说人生苦短,其实,充实的人生是不会因短而苦的。长,就不苦吗?古希腊神话中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太阳神阿布罗爱上了西庇尔,施于她预言的能力,并承诺只要她手中的尘土持有多少年,她就能活多少年。然而,西庇尔忘了问他要永恒的青春,所以,她虽然活着,却日渐憔悴,最后萎缩成一具躯壳,却依然求死不得。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在他的长诗《荒原》的题记中写到:我亲眼目睹了西庇尔吊在一只瓶子里,惊愕的孩子们问她,西庇尔你想要什么?“我想要死!”。是的,行尸走肉确实生不如死啊! 以上两个故事虽有些古老,但却帮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明确生活的目的。虽然,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现实,时有让我们难以忍受之处,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丑恶与阴险的现象。我甚至常常奇怪的思考,为什么人的友情与同情有时候往往只是作为情绪而存在? 生活是美好的,可“生”与“活”在我们炎黄子孙语言里又是充满了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歇斯底里的叫喊,也不是来自于筋疲力竭的攻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