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知道,并不代表什么都能做好》

《什么都知道,并不代表什么都能做好》

2017-01-18    03'31''

主播: 壹家好课

50 1

介绍:
在我20岁的时候,我的所做所想无非只有一件事: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 我的生活非常丰富,我总是很忙,社团,恋爱,交友,上网,学习,开店,整天上蹿下跳。我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一长串的形容词。忙着的同时也不忘了抱怨和吐槽,说自己多么累、多么忙、做的这些事多么没用。 但每次吐槽,我得到的却是大家的包容、理解,甚至赞赏和崇拜:哇你好厉害呀!学设计肯定分数很高!将来会赚大钱吧!我看你们学院的人都有种特别的艺术气质!听说你还参加社团经常去全国各地交流?还上过电视?好羡慕你~这么年轻就去过这么多城市~还在社团当干部,能力一定很强! 我就真把这些客气话当真了,越发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是一个精力充沛、能力出众、聪明过人的年轻人,也确实有很多人被我给唬住了,觉得我挺厉害的,好像说起什么我都能插上话。 但现在,我充分意识到当年的我是个什么货色:合唱团里最会画画的,画画圈里最会唱歌的,淘宝店主里学历最高的,游客里最会拍照的…… 而当我在合唱团里比唱歌,艺术学院比画画,淘宝店主里比生意,驴友圈里比经历,摄影论坛比水平,我什么都不算。 空桶总是响得最厉害。有很多人,不正是在做着和当年的我类似的事情吗?既不想付出与回报相称的努力,又想尽可能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于是,靠发出很大的响声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和掩盖自身的贫瘠。 当周围听我说话、给我鼓掌的人渐渐离去,剩下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我才惊醒。我开始问自己,我活得这么热闹,可到底做了什么? 20岁时的我,付出30%的努力,就能得到70%的效果,并以此为荣。甚至有点儿看不起,那些付出了100%,才能得到70%的人。可到了工作中,作为职业,你必须付出150%的努力来达到100%的成果。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现在的我已经没有那么狂妄了,我接受了人生的设定:面子和里子,你只能先要一个;真正“什么都知道”的人,反而更懂得自己的无知。人生没有投机取巧的路,脚印多深,只有你自己清楚。 我想说,越是那些看起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学宇宙哲学信手拈来”的人,越可能是半瓶子晃荡的样子货。说得多了,做得反而可能越少。什么时候学会闭嘴了,我们可能就真的开始告别“一事无成”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