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思维《新媒体环境下,营销不可忽视的三个趋势》

商业新思维《新媒体环境下,营销不可忽视的三个趋势》

2017-09-01    04'46''

主播: 壹家好课

90 1

介绍:
在许多营销人眼里,这是一个广告太多,用户快不够用了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让内容、渠道和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弄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做出有效品牌营销的前提。 内容越来越同质化,渠道越来越失控,用户越来越挑剔,让传统的营销策略和节奏渐渐失效。因此更需要了解新媒体时代和传统媒体时代做营销的最大区别,因为这是一个“人人自带渠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账号,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意见领袖,辐射一群人。 在新媒体时代,用户的心理诉求和认知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才能做出自带传播力的营销。首先要了解以下3个趋势。 趋势一 精英思维的溃败、平民的才是可爱的 传统媒体时代,是渠道为王;互联网时代,是内容为王;而现在,是体验为王。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过滤权掌控在少数精英手里,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用户能看到什么信息,不能看到什么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内容的传播者。高冷的内容也许从专业角度上很有价值,但那些亲民、有趣的内容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喜爱,并借助他们的传播收获可观的流量。 传统媒体时代,人脑的认知模式是“线性的、高带入度的”,新媒体时代,认知却是“非线性的、低带入度的”,就像你阅读一本10万字的书,你会抽出周末大块的时间,从头到尾线性地读完,而现在阅读一篇1000字的文章,会用碎片化的时间,有时中途还会跳转到其他文章上去,或被弹出的新闻信息所分散注意力。 在新媒体信息环境下,再优质的营销内容,用户也没有精力去“欣赏”。他们更喜欢那些与自己关联度高、参与度高的内容。在这个时代,接地气的内容的历史地位首次超越了高大上的内容。 趋势二 人人都可能是主角、用户需要舞台 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对渠道的掌控力较强,用户通常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信息呈现“单向”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人人都自带传播渠道,信息呈现出复杂的“多向”裂变的传播模式。 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用户自我表达的欲望也愈发强烈,他们的意志和偏好成为营销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在这个“人人都是主角”的时代,用户需要的不是“引导”,而是“表达”。营销者更应该考虑的不只是创意有多巧妙、内容有多精良,而是如何为用户的内心戏提供一个舞台,UGC开始成为营销的一个关键词。 趋势三 比起记忆,用户更擅长遗忘 《浅薄》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认为,纸媒时代我们获取信息就好像戴着潜水呼吸器,在文字的海洋中缓缓前进,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就像一个个摩托快艇手,贴着水面呼啸而过。 由于对网络的使用,导致我们在生物记忆中保存信息的难度加大,我们被迫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上那个容量巨大、易于检索的人工记忆,哪怕它把我们变成了肤浅的思考者。 在这样的环境下,用户的大脑不再依赖记忆行为本身。在面对信息过载带来的认知负荷时,用户不会努力去记忆那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他们更倾向去屏蔽、遗忘那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如此一来,营销必须降低用户消化、储存信息的成本,才有机会在用户的心智中扎根。 以上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商业新思维,寻找最新的商业观点,欢迎在音频下方留言写下你的收获和感悟,希望与您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当然,如果喜欢本栏目也欢迎多多转发分享,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