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之5.1“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干法》之5.1“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2017-01-18    09'06''

主播: 飘视觉

156 15

介绍:
「飘视觉」 www.piaovision.com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我有一位叔叔是海军航空队的飞机维修员。这位叔叔从战场归来后跟我讲过的一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每当轰炸机起飞时,维修员也要随机飞行。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维修员都不乘坐自己维修过的飞机,而是乘坐别的维修员同事维修保养的飞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自己在维修保养时竭尽全力,但如果被问到:“你做得万无一失了吗?完美无缺了吗?”却没人敢充满自信地回答“是”。 正因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充分的自信,考虑到万一情况,所以维修员们都选择乘上同事负责的轰炸机。 我还听过类似的事情。自己的子女、妻子、父母患重病,许多医生都不愿亲自诊断,因为他们也缺乏自信。亲人要动手术时更是如此,往往委托自己信任的医生动手术开刀。我常听到的理由是:“因为亲人的骨肉之情,自己开刀的话,动手之前,手就会发抖”。但我不认同这个理由。 这种情况,是因为医生们对自己缺乏自信。 如果我是外科医生,当亲人需要做手术时,我不会委托任何人,必定亲子操刀。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我来说,每天的工作都是“真刀真枪”地干,我都会从正面面对,这样天天积累,我一定会对自己的手感、技术拥有自信。“完美主义”只有在每天认真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产生。 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但是如果你真心想把事情做得令人满意,除了竭力做到“完美”之外别无他法。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我从年轻时开始就把贯彻“完美主义”作为信条。 一方面,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性格。另一方面,这也是从我从事产品制造的经验中学来的,是后天形成的观念。 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哪怕99%都很顺利,但只要最后的1%因疏忽出了问题,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特别是新型陶瓷的制作,只要一个小差错,很小的一点粗心,就会造成致命的失败。这种事情绝不少见。 新型陶瓷的制作,需要按比例将粉末状态的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镁等原料混合后,放在模具里加压成型,然后在高温炉中烧结,出炉的半成品还要进行研磨,对表面进行金属加工处理。完成一个产品需要许多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需要精细的技术,每位员工工作时都必须全神贯注。 因此,要完成一个产品, 99%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一点马虎都不能允许。任何时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义”。 如果懈怠了最后1%的努力,都会产生不良品,那么材料费、加工费、电费不说,前面各道工序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智慧,所有一切也都全部泡汤。在多道工序中只要有一道工序出现微小的缺陷,之前的全部努力都化成了泡影。同时,还会让等候着产品的客户蒙受巨大的损失。 京瓷生产的电子工业用各种陶瓷零件,几乎全部都是按客户订单生产的。客户都是电器厂家,“我们机器中的重要零件,要使用你们京瓷生产的新型陶瓷,请按这种规格制造,要求你们某月某日交货。”我们的销售员就这样从客户处获得订单。 客户机器装配的日程安排,与京瓷提供的配件交货期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必须严格遵守预定的交货期。在生产过程中只要发生一点点差错,承诺的交货期无法兑现,就是违约,那将损害公司的信誉。例如,临近交货期了,因工作不到位而产生的不良品;如果该产品的制造周期是两个星期,而问题又发生在最后出货阶段时,就意味着要再花两个星期去重新制造产品。 如果真是这样,销售员就得立即向客户解释,而且一个劲儿地低头道歉,请求再宽限两个星期。这时往往会遭到客户的严厉训斥:“产品委托给了你们这样的公司,就要连累我们整个生产线停产吗?”“再也不会和你这样的公司做第二次生意了!” 我们的销售员,一个大男人遭到如此责骂,哭着鼻子狼狈而归。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过。这样痛苦的经验使得“工作一定要追求完美主义”的理念渗入我的骨髓。 为了防患于未然,自始至终,我要求每个人的神经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到事情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要求员工无论什么细节都要精心对待。 这种将意识高度集中的做法叫做“有意注意”。与之相对的,听到声响,突然回头,予以注意,这就叫“无意注意”。 工作中要做到“有意主意”相当困难。需要靠平时不断训练、养成习惯才行。 如果不论做什么事不能贯彻“有意注意”,那么 ,不仅能大大减少差错和失误,而且当问题出现时,也能够立即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予以解决。 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9%的力量。正是因为贯彻了这样的“完美主义”,才使京瓷在不断创造新产品的同时,获得了持续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