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北京人》——沉没和蜕变

曹禺的《北京人》——沉没和蜕变

2018-10-07    14'21''

主播: 泉水泉水叮咚

283 1

介绍:
曹禺的《北京人》——沉没和蜕变 1.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的北平 《北京人》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北平。古老的曾家住着三代人,第一代人是已经死去夫人的垂死之人曾皓,第二代人曾皓的儿子曾文清,他的妻子曾思懿,一直在照顾曾老太爷年近30岁的愫方,寄居在曾家的曾文清的妹妹曾文彩和她的丈夫江泰,第三代人曾文清年仅17岁的儿子曾霆和他18岁的妻子曾瑞贞,还有住在曾家的房客人类学教授袁任敢,他的女儿袁园,他的同事长相和身材都极像远古时期原始人的”北京人“。 故事开始,离开曾家多年的老仆人陈奶妈带着自己的孙子小柱子回到北京曾家探望自己的老主子,得到曾家第二代人曾家儿媳妇曾思懿假意的热情相待,一番交谈中讨债的人在曾家门外死死纠缠,而曾家少奶奶却不肯给钱叫管家张顺将其赶走,张顺与陈奶妈一起骂着赶走了讨债人。一旁小柱子与曾霆,袁园一起玩耍。八月节晚上曾家人请客所有人在家里吃饭,曾思懿谈到愫方的出嫁问题,主张愫方嫁给袁任敢,曾皓和曾文清予以反对,此时讨债人又来到门口讨债,袁任敢和”北京人“用武力赶走了讨债人。这一旁瑞贞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身孕,但自身早已厌倦了曾家的生活希望打胎与袁任敢一行一起离开曾家,愫方劝其不要打胎,而瑞贞心意已决。曾霆并不认可父母包办的婚姻而喜欢上了袁园,无奈袁园淘气没有表示。曾皓撞见儿子又在吸食鸦片烟,气得住进了医院,回来后刚好自己生日当天,邻居杜家向曾家讨债,提出条件要么交钱要么交出曾家房子要么交出曾皓年年上漆的棺材,曾少夫人认为父亲有钱,自己不愿出钱还债,提出交出棺材。江泰提出去找自己的朋友公安局局长,结果在大家的期待中江泰出走,交棺材的时刻已到,江泰却没有出现,在曾皓无助痛苦的呐喊中杜家人抬走了棺材。大少爷曾文清吞下鸦片断气而亡,曾霆写下了和瑞贞的离婚协议,愫方最终决定与瑞贞一起出走,在劝好曾皓休息之后,愫方离开了曾家。 2.读完剧本,总有一种不愉快的感受 读完剧本,心里一度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因为故事当中除了袁家父女两人,主要的人物不是嚣张无情,就是懒惰懦弱。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让人痛苦等待。 曾皓:一个没有明天的老人。他思想封建,虚伪自私。 曾文清:埋葬了自己的青年。无业,作诗逗鸟,逃避怯懦,自杀身亡。 曾思懿:封建的既得利益者。她精明强干,假意狡诈,孜然一身。 江泰:好逸恶劳的闲人。有口才,但是懒惰浮躁,同时又自知。 愫方:专为别人而活的传统中国妇女。善良柔弱,压抑痛苦。 袁任敢:新生活的建设者。平等文明,开朗大方,勇敢奉献。 在业已败落的曾家,人人有手有脚,但全靠大奶奶曾思懿支撑度日。受人鞭挞,嗟来之食,这是人的生活吗?人,不是要创造价值,体验痛苦和幸福吗?所以我们不仅要革社会的命,还要革自己的命。只要活着,就要向着人的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生命的最高道德是有生命力。 3.台词里有两段话,戳中内心 台词里有两段话,戳中内心。一段是愫方对瑞贞说的话: /// 想一想,生活的确是这样,许多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坎坷,同时又充满了爱和幸福。 还有一段话,是房客人类学家袁任敢对大家说的: /// // 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那样活着,当然是快哉快哉!正因为现实世界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剧作家在创作中给我们指引了这样一条更光明的道路:在那个世界,人跟人之间,没有压迫,平等而自由! 4.没有白白压迫人的关系,也没有突然的离开和抗争 曹禺笔下的故事《北京人》发生在八十多年以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白白压迫人的关系,也没有突然的离开和抗争。现如今理想的生活对一些人来说仍然遥不可及,是许多人心里的哑巴,希望如台词里所说“那一天,天真的能塌,哑巴都急得说了话!”生活是光怪陆离的,我们大可不必像文清一样决绝,或者像愫方那样长期忍耐,每一天都有出走和创造的可能。生活是诗意的,可以暗黑压抑,也可以突破和重围。 本期的内容就是这些,感谢关注,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