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卷首语》眼光,坦诚,雄心及耐心@范晓波

《星火卷首语》眼光,坦诚,雄心及耐心@范晓波

2023-08-30    05'16''

主播: 大极手🍒

128 0

介绍:
有关原浆的基本内涵——真本实料比较容易理解,而原浆散文要求的真本实料,并不只是使用直接人生经验或社会观察这么简单。 每个人的直接人生经验随履历的延长而不断添加。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每天都在复制昨天的记忆,也在不断重复他人的经验和感喟。绝大多数经验只构成人生,而构不成佳作。作者体验最深刻感受最独特的那部分经验,才可能成为原浆散文的真本实料。 对怎样的经验里埋藏着文学富矿的精准判断,让优秀作者和海量普通作者出现第一次分野。 我们家的故事写出来是一部好书。很多人都这样说。其实,每个人的人生写出来都是一本书,问题是,这本书是适合小范围分享的家族记忆,还是具备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普通人无需做这种区分,但稍有理想的文学创作者,不得不在这个问号提醒下反复甄别和自省。 散文写作的同质化,就是诸多不假检索的惯性写作的后果。大家信心满满地记录着各自的乡情、亲情、爱情和人生遭际,有时也确实能把自己感动得不行,却没想到见识过太多类似文字的编者和读者的疲惫与麻木。 写作者甄别素材,不仅要具备果农的市场调研意识,以便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还要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训练发掘有效经验的眼光与笔力。 文学创作伴随着漫长的人类文明史,基本没什么题材是没人写过的,这方面谁也不必抱太多幻想。所谓同质化,并非指题材撞车,并不是人家写过父亲母亲,我们就不能再碰此类题材。作为写作者,我们需要想透彻的是,在那么多有关亲情的经典面前,我们是否一定要写一回自己的父亲母亲,如果要写,我们是否找了新的内核、结构、语言,是否能在这个时代的文学画廊挂上与其他父亲母亲略有不同的画像? 这个追问指向原浆(散文)的第二个要义——发酵的酵母和流程。这点比较容易被误解和忽略,作者与作者之间的第二次分野,也在此宏阔地展开。 淘到真本实料之后,还要浸泡,蒸煮,诱导,把好料里的精华唤醒导流出来。仍以亲情写作为例,很多作者写的父亲母亲之所以雷同,是因为我们解读父亲母亲用的是最家常的伦理学视角,在这个维度上,世间大多数父亲母亲都是相似的。而文学写作中对亲情的呈现,不能仅有这个维度,我们还要借助人性分析和社会学的镜子,才不会一直在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套路里津津乐道地兜圈子。 所以,坦诚是不可或缺的酵母。在亲情写作中,写作者应有的坦诚有时与伦理视角的道德感貌似有点矛盾;因为在文学真实里,光环笼罩的长辈也可能显现出幽暗与美德共存的复杂性。有理想的亲情写作不能盲从于给亲人树碑立传的私心,要站到更高处审视构思,从最可信的细节下笔取证,奉献最真切最具文学品质的书写。 因此,坦诚之外还需雄心和耐心。所谓十年磨一剑,说的未必是时间的长度,而是守候的耐心。 越是优质素材,越要埋在心里多煎熬,浸泡,让它随着写作者不断升级的文学格局不断膨大,直至胀大到心里装不下要从喉咙里眼眶里蹿出来,才算时机成熟。 那些内容特别扎实真情特别充沛的原浆散文,常给人长久压抑之后突然喷溅的灼烫感。所谓的感染力就是忍耐走投无路突然释放的效果。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在夜色、隐痛、苦思和眼泪的帮助下,把克制和耐心像拉弓一样紧绷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