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旅

文学之旅

2017-09-26    30'39''

主播: 凯院TV

72 1

介绍:
在林海音还是还是小英子的时候,北平城恢弘而又平朴的市井百态,充溢的无穷乐趣和奥秘,就吸引了她所有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那里的点点滴滴塞满了她的记忆。她把这些印迹鲜明、栩栩如生的城南旧事和旧京风俗百图都写进自己的书中,在海峡两岸架起了一座桥,她也踏着这座桥,回到故土,打量着眼前这座熟悉而陌生的城市。 故土的美丽,令林海音深深地沉迷在其中,于是便有了一组记述与大陆文化艺术界前辈与新朋际会的散文,好像纪实短片一样鲜活地记录了那些珍贵的历史性画面,昭示着多辽远的时空也无法割裂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 那么,在今天的《文学之旅》栏目中,我们将和您一起了解这位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后来在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因为当时的台湾已经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父亲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于是便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而这都始于北京,同时也和她的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并且精通日文,还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就曾做过他的学生。由于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所以对童年时期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的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而且还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其实就已经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的一段时间,她便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林海音这才真正走上了作家的道路。 林海音在北京时曾就读于女师,后来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除此之外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等,这些职业都为林海音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 也就是这段时期,林海音邂逅了一场美妙的爱情,不久便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夏承楹是位国际评论的翻译家,在40年代,他常以“陈迎”笔名在北京一家期刊上发表译文。他的译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残酷暴行及其必然失败的命运,用含蓄隐晦的妙笔迂回点露,躲过敌伪检查人员的眼睛,给慧眼的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坚持下去必获胜利的信心,从而受到人们的赞赏和传诵。在文学创作上,林海音和夏承楹可以说是趣味相投、一拍即合了。 在1948年8月,林海音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经常帮助他,让他的的稿子能够“重见天日”。钟理和亡故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长篇小说《笠山农场》。 在林海音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就把她抓了起来,因此从这之后,林海音就再也不能担任副刊的编辑。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 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为了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这还理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 因为林海音从小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并且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她自己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就如《城南旧事》这本书一样,林海音用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读者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她对童年的怀念及对人间温暖的呼唤,每个故事都能令读者思绪起伏。   《城南旧事》是一本叙事加抒情的书,整本书一共有五个部分,每篇都仿佛跨越了一个世纪,林海音用她潇洒的文字记录了匆忙走过的骆驼队,写下了由惠安馆带给她的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林海音没有见过海,但在心头掠过一丝海的滋味,兰姨娘也在记忆中随着德先叔离去,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沉着起来了,他不在是孩童时期的她了,而是一个真正的少女,她的爸爸还有她爸爸的花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这五个故事,都在挫折中促使林海音长大,在书中注入真情实感,加上适当的花儿与叶子,一篇精妙绝伦的书展开在读者的眼前。 《城南旧事》这本书是以“英子”这个小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英子童年集齐了所有不平凡的事情。因为她年幼时的好奇心,她接触到了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兰姨娘,宋妈等等这些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虽说是记叙一个小女孩童年时候所遇到的事情,有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和曾经陪伴过自己的人的祝福,带有一些梦幻色彩,看似浅显易懂的文章里却蕴涵着很深层的东西。但从字里行间可以得到一些信息:社会上,有些现象或许在人们看来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却不知道本质上那件事物到底经历过什么。 就比如惠安馆的秀贞,或许大家只知道她是一个疯子,所以就该远离她,但是大家并不知道在她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她究竟忍受过多大的痛苦与辛酸,她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她也有自己的情感,她的“疯”只是因为她经历了比大家更加震撼的东西。所以说,这些看似平凡的人却又如此的不平凡。人并不是生来就被人鄙夷与抛弃的,但是谁又会像纯真的主人公那样真正去了解一个疯子的生活经历呢?人生来平等,这是现代人谁都知道的事情,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另外,英子还给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坏人和好人是绝对的吗?就像那个小偷,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给自己的弟弟读书,不得不偷东西。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当时的社会下,他又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弟弟读书呢?大家觉得他是个小偷,就是个坏人,谁又知道他心中的无奈? 眼前的“坏人”不一定就真的是“坏人”,“好人”也不一定是“好人”。本身好坏这两个字就不是绝对的,也不能分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好人,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坏人。这要依照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个人所要面临的局势来判定他要做出这件事的原因。 小朋友的眼睛是纯净的,人们能从中看到许多真实的事情,带着新鲜的角度,发现的角度,不带偏见的角度,正如英子的童年。其实人们要像她一样,用真实、客观和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道:“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这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不管是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还是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和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以及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林海音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 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 由此可见,林海音的小说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其创作特点也是有着众不同的风格。在她的作品里,她热衷于把题材只限囿于女人身上,以细致的观察来塑成一个世界中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蜕变以及世事的沧桑。
上一期: 民族风情
下一期: 英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