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旅

文学之旅

2021-12-02    31'20''

主播: 凯院TV

324 6

介绍:
传记作家特德·摩根曾经这样评价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毛姆,他说:“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等”,在世人看来毛姆是一个大作家,他的作品大多都在诠释人性的精彩,不过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二流作家,自认为辞藻不足,缺乏诗意,不精比喻。毛姆被世人称为英国的莫泊桑,他的一生创作了众多的著作,除了诗歌以外的各个文学领域,都有所建树,他的作品文笔质朴、脉络清晰,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有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那么,在今天的《文学之旅》栏目中,我们将与您一起走进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品读他独特的人生故事。 一、文学名人阁——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人生经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出生在法国巴黎,毛姆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他的三个哥哥都被父母送到了英国读书,因此毛姆从出生就过着被娇纵、溺爱的独子生活,然而这也是他人生中独有的美好时光。母亲时常陪毛姆喝下午茶,带他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这时的他还是一个开朗自信的小男孩。不幸的是在毛姆八岁时,他的母亲因为疾病离开了他,母亲的离开成为了他一生刻骨铭心的伤疼,直到晚年都让他难以释怀,或许上天嫉妒他之前太过于幸福,两年后毛姆的父亲也离开了他,毛姆就此成为无依无助的孤儿。 父母离开后,毛姆被送回了英国由伯父抚养,这时的毛姆如同一叶扁舟,漂洋过海来到了陌生的英国,在这里的生活与巴黎有着天壤之别,伯父家的生活单调又无趣,并且伯父对毛姆十分苛刻,因此缺少了爱的毛姆,变得孤僻、自卑,甚至患上了口吃的毛病。到了读书的年纪,伯父把毛姆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由于身材矮小,甚至还有严重的口吃,因此毛姆在学校经常受到同学的欺凌与折磨,有时还遭到了无端的羞辱。生活在这样孤寂凄清的童年里,毛姆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了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 虽然在学校的日子并不快乐,但是正因为如此使得毛姆在孤独中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也为毛姆筑起了一个避难所,他在阅读中舔舐伤口,也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1890年,成绩优异的毛姆放弃了就读剑桥大学的机会,远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开启了留学生涯,来到德国后毛姆在这里接触到了德国哲学史家昆诺·费希尔的哲学思想与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新戏剧潮流,这让他对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埋下了伏笔。 在德国学习了一年毛姆后返回英国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尽管他对医学的兴趣不大,五年制的学业还特别漫长,但毕业时毛姆还是同时拿到了内、外两科的行医执照,还有妇产科医师提供的职位。在担任见习医生的医学生涯里,不仅使毛姆有机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还使他学会了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与社会,于是,在189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顺利出版,这部小说根据他作为见习医生在贫民区为产妇接生时的见闻创作而成。 毛姆第一部小说的出版便收获了大量的关注,而这一次的成功让他决定弃医从文,于是他便放弃了医学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创作了众多小说,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话来说,其中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足以见得毛姆对于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因此他转向了戏剧创作,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剧作家。1908年,伦敦的舞台同时上演了毛姆的四个剧本,其中喜剧《弗雷德里克夫人》连续上演长达一年的时间,毛姆因此被冠以英格兰剧作家的称号,但这时毛姆并未因此骄傲自满,最终他决定暂时中断戏剧创作,用两年的时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生的枷锁》。 1914年,第一次大战打响,毛姆向红十字会申请做一名志愿者奔赴前线,在战场上,毛姆抬着担架,穿梭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他看到战争的残酷,后来毛姆根据这段时间经历创作了作品《英国特工阿申登》。在两次大战的间隙期间,是毛姆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揭露上流社会尔虞我诈、道德堕落的剧本,还发表了长篇小说《刀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欢迎。 战争结束后,毛姆致力于慈善,他设立了“毛姆文学奖”,资助文学创作者旅行,还为国家大剧院筹建出钱出力,除此之外毛姆还为母校捐款修建了图书馆、修网球场、盖楼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毛姆几乎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作品销量可观,是当时读者人数最多的作家之一 ,因此他被公认为小说天才,但比他小说更精彩的是他的人生,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丰富的经历造就了毛姆作品的魅力,而生活的苦难则造就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文学漫步——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作品:《月亮和六便士》 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叙述了整个故事,该小说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小说里所揭示的逃避现实主题,与当时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因此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成为了二十世纪的流行小说。 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他原本有着富裕与美满的家庭,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幸福,但是主人公抛弃了外人所看好的事业与家庭,来到了巴黎,然而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没有任何基础的绘画。在外人看来他的行为不可理喻,他的生活也开始变得窘迫,险些因为饥饿与疾病而生活不下去,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他不停的流浪,最终因为病痛离人世。 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具有着鲜明的现代性特点,在小说中,毛姆表面上描写了主人公的命运与遭遇,实际上表现了自己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在经历了不断的波折后,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终于醒悟艺术是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的东西,同时,他还表现出了对传统艺术手段的不信任感,这使得他一度陷入沉默与无所作为的困境。毛姆在小说中加入了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使得小说具有很强的观念性,也使小说具有了丰富复杂的多重含义,具有广阔的张力与内涵,表现出了浓厚的现代小说特征。 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现代性还表现在人物的虚化上,它的人物既不注重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也不是某种典型人物的代表,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在行为上具有着不常规的神秘性,以及接连不断的不同寻常之举,他在言语上沉默寡言,说起话来总是半吞半吐欲言又止,给读者以雾里观花隐约含混的印象,主人公的这种表现一方面显示了他对既定语言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他的行为也显示了他对暴露真实自我的恐惧与忧虑,在小说结尾,他干脆逃离了欧洲文明社会,躲避到人迹罕至的蛮荒海岛,想以此掩藏真实的自我。在小说中,人物对言语的极度不信任感,以及对坦露真实自我的恐惧都显示出了很强的现代意味,使得毛姆的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某些特征。 除此之外,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现代性还表现在对人类非理性意识,特别是原始野性力量在文明社会的探索,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在刻板规矩的理性节奏中生活了多年,然而他发现在这种平静的生活秩序中,渐渐耗尽了自己的才华,精神上也丧失了活力,于是他走向了生活的另一个极端,放任非理性意识的泛滥,用野蛮、原始的生命力量冲击着生活表层的理性秩序。最后经过不断探索,他终于醒悟人应当抱有真诚的勇气,对生活的忠恳态度,以此来抵御黑暗无情、庞大阴郁的原始自然力量。 同时,毛姆对小说叙事人物的应用,也使得他的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独具一格,叙述者在结构上对主人公经历的故事有串线的作用,把它们有意无意地串接成一个整体,叙事者作为事件的目击者,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叙述者同作者与读者也有复杂微妙的关系,可说是二者之间发生联系的一个媒介,叙述者是毛姆向读者传达思想表明态度的一个道具,也是为了使读者向他的思想靠拢,而故意施放的烟幕。毛姆就是这样运用灵活的方式调节着读者与人物的关系,在不损坏读者的独立前提下,使得读者不知不觉接受他的引导,调整自己的观念、认识,并最终同毛姆趋向一致。 六便士是当时英国银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于是就有了书名《月亮和六便士》,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在小说里,毛姆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他的小说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他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的解剖。
上一期: 英语世界
下一期: 音乐城堡之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