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布袋木偶

戏说布袋木偶

2016-06-28    05'23''

主播: 南江木偶剧团锦秀

18015 974

介绍:
布袋木偶戏俗称“掌中戏”,属傀儡戏剧种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晋《拾遗记》中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与掌中备百兽之形,宛转屈曲于指间,人形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悠忽,衔盛于时。”还有敦煌莫高窟作于盛唐之时的壁画《弄雏》,画中是一位妇女用指掌在给身边的孩子表演木偶游戏,这是布袋木偶戏的最早形象。布袋木偶戏至汉朝就在汉族民间出现,到唐宋时期,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麻衣小木偶虽然被看做掌中木偶戏的滥觞。但是,这种完全依靠手指表现人物的偶戏,却在历史记载中并不多见。清代《扬州画舫录》中记录了安徽凤阳人在扬州“围布作房”,演员在里面表演布袋木偶戏。 布袋木偶戏布偶的头是用木偶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头、手掌与足部之外,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而正是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做成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的通称。 漳州布袋木偶戏始于何时,尚未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之文献。但早在南宋时期,漳州布袋木偶戏已相当兴盛。漳州知府朱熹曾经颁文“劝喻禁戏,约隶城中,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财物,装弄傀儡。” 明清木偶戏发展、流传,形成各地铺开,支流繁荣的局面。据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元夕初十放灯至十六夜止,神祠用鳖山置傀儡搬弄。” 布袋戏最初由单人双手表演两偶,脚踏锣鼓,含哨子仿人语,后逐渐形成规模。 漳州布袋木偶,也被称作北派布袋戏、漳州派主要流传于漳州等地。闽南布袋戏在清代以来受到北方乱弹的影响之后,逐渐形成了以演唱西皮、二黄为主的声腔特点。当地人称这种声腔音乐为“北管”,因此此类布袋戏即被称为“北派”。北派布袋戏在清代逐渐以使用歌仔戏唱腔的漳州系北派风格为主要代表。 清中叶以来,漳州大量出现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之派,以“福春”派最盛。漳州布袋戏于清末民国初为鼎盛时期。 1930年郑钉铜的“金童兴”班,应邀到新加坡、缅甸一代演出,并留下种子,现在新加坡布袋戏即属于漳州流派,用歌仔戏调演唱。 民国十年前后,仅龙溪、海澄就有20多个班社。 至20世纪50年代末,漳州地区专业与半专业的布袋木偶戏社、团达二十五个。 抗日战争几经摧残波折,几乎难以为继。到四十年代以来,漳州布袋戏已奄奄一息,许多艺人都改行或回家种田。 新中国成立之后,漳州布袋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是布袋木偶戏艺术向全国范围传播和走向世界的黄金时期,并受到特殊保护。1951年5月,漳州地区率先成立漳州市南江木偶剧团。 改革开放以来,年轻一代的漳州木偶布袋戏表演艺术家频频走出国门为祖国为漳州争得更多的荣誉。外国报纸纷纷以《中国福建木偶戏如台风袭击美国》、《最精彩的中国木偶戏》、《仙人的中国小演员》等为题,高度评价漳州布袋戏艺术。 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欢迎关注漳州市南江木偶剧团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锦秀一直为你讲南江故事。
上一期: 南江故事之木偶情缘。
下一期: 小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