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烂漫 诗意精魂》作者:一凡 朗读:莹丽亿番洛瓦

《雪花烂漫 诗意精魂》作者:一凡 朗读:莹丽亿番洛瓦

2022-03-11    07'59''

主播: 莹丽亿番洛瓦

273 1

介绍:
三九飞花天,远了春怨秋愁,雪的虚怀空濛诗意盎然,惟有俊逸瑰丽想落天外。 雪的审美意象,是精神的感召和情感的会意。冬令时节冷雨瑟风瀚雪冽冰,雪的温度,诗的情绪,是文学意义上的绝美胜界。 诗者踏雪寻梅,况为人生之至境,旨向峻洁高远。令诗者去到漫天飞雪的精神浩宇里采风,撷取精深的灵魂和博大的气象。以雪煮傲骨,聚人格之美。冰清玉洁,傲岸高坚,浩然霸气,优雅脱俗,赋予自我超然的精神力量。 一树梨花,那抹雪域亮色,是将士的斗志,边塞诗人笔下豪迈的爱国情操。在那个高寒的冰封绝域,岺参诗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视雪如梨花,乃是一腔火热。 关山的狂风暴雪,戍边苦寒,更是砥砺世路的坎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多少边塞诗中的家国情仇,漫天的边关豪情。 雪夜伴残梦,红泥小火炉,诗国茫芒天涯雪,诗人洁净的心境赤诚的挚情雪中铸就。杨万里 “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把踏雪视作银粟玉沙挥洒胸臆。刘长卿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以雪夜宿村 叹农家清寒。白居易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温暖的友谊亦是精神的慰籍。 雪以圣洁而托心声,诗人一片冰心玉壶高洁耿介。王冕题画诗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郑燮“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雅致清新不争芳菲。而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悄恬淡孤芳自赏。 雪花的轻灵飘逸,消融在诗的天地,闲适意趣 生动传神。诗人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乐把雪竹如琼枝;白居易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融雪煎茶品 天落玉露;而苏东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道出人生旷达质朴洒脱。 雪的空明妙景,滋养了诗的淡定和优雅。韩愈诗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谢道蕴“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吴澄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诗人心历峻峭,观雪之灵性,增了生活色彩。 冰雪傲骨点墨挥毫,更在啸歌一声彻唱长空,豪气干云万千精神。惟诗仙太白身佩龙泉裘马轻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太白的雪如此之大。更难想象“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犹天马行空诗意纵横。 然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雪的霸气,又奈何当代。千古诗帝毛泽东主席一阕《沁园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任冲天之势如神来。以雪言志,胸有浩瀚,是伟人的革命精神和博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