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让人三尺 渡己一生》作者:霞光满天 主播:莹丽亿番洛瓦

伴读《让人三尺 渡己一生》作者:霞光满天 主播:莹丽亿番洛瓦

2022-11-01    08'05''

主播: 莹丽亿番洛瓦

251 0

介绍:
《菜根谭》有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 偶遇狭窄之路,留一些路让他人通行;巧遇美味食物,留三人让他人享用。 退一步,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智慧;让一分,不是认怂,而是一种修养。人这辈子,让人三尺,足以渡己一生! 1.让一步:修一颗谦让之心 春秋时期,孔子途径郑国时,有个孩子在堆砌东西,挡住了马车。马夫再三吆喝小孩让路,可孩子一动不动。 孔子下车施礼道:“孩子,给马车让一下路好吗?“ 小孩答:“老人家,你看我建造的是什么?”孔子细看,原来是一座“城池”。小孩继续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 孔子顿悟:确实不能将孩子摆的“城池”当作玩具。 于是,他再次施礼告别,让马夫绕道而行。 《易谦》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品德高尚之人,都懂得谦逊礼让、尊重他人。 或许是在外的老人,不倚老卖老,能够本本分分地排队; 或许是家中的父母,不吼不叫,能够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 或许是单位的领导,摒弃高高在上,能够兼收并蓄、广纳良言; 或许是夫妻间相处,摒弃针锋相对,能够有商有量、举案齐眉。 生活不是战场。人与人之间,多一分谦让,就会少一分争执。 修好一颗谦让之心,不轻一人,不废一物,自能“其心融融、其乐无穷”! 2.让一步:修一颗宽容之心 明代杨翥,素以宽厚著称。一个邻居丢了鸡,气得大骂:“哪个杨家贼偷我的鸡?”家人想与之理论,杨翥阻止道:“天底下又不止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 又有一个邻居,雨天时故意将积水排入杨家院子。 家人气恼不过,杨翥又劝道:“雨天时日少,晴天时候多,无妨。” 正是如此的宽容以待,感动了邻居们。 有一年,当他们得知一伙强盗欲抢夺杨家时,竟自发组织守夜防贼,从而使杨家避免了灾祸。 古人有云:“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心胸宽广之人,待人处事宽宏大量、和气待人。 邻里之间,公共区域谁用的多一点、少一点,无需记在心上; 家里家外,谁赚钱多一点,谁做家务多一点,不用斤斤计较; 同事之间,今天你帮我,明天我配合你,用不着细细记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人的涵养,不在于心平气和时,而在于心浮气躁时; 一个人的理智,不在于风平浪静时,而在于众生喧闹时。 修一颗宽容的心: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自当人生安暖,一路阳光。 3.让一步:修一颗仁善之心 明英宗时,官员董用和与于谦的住所,隔街相对。 有一年,董用和喜得贵子。于是,他广发请帖,宴请亲朋好友。到了那天,董家一大早杀猪宰羊,摆好酒宴,一片喜气洋洋。 忽然,他听说于谦的母亲去世了,正在举行丧礼。 董用和说:“于公家有丧事,悲痛难抑;而我家请客热闹,实在不通人情。且忍让体谅他们吧。” 因此,他令家人停止宴会,并派人告知各位客人,改日再来。 孟子有言:“仁,人之安宅也。” 仁善之心,就如遮风避雨的房屋,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你若匀称苗条,别在膀大腰圆的人面前说:我还需要减肥; 你若曾多国旅行,请莫要揶2揄2对方说:这个景点你没打过卡吗? 你若一直幸福美满,切勿总是在他人面前秀夫妻恩爱、炫孩子优秀。 善良是一种选择。 有些人性的恶,让自己痛苦,却仍旧选择用善良去填充不安; 有些世道的险,让自己两难,却依然选择用善良去感染他人。 修一颗仁善之心,当善良邂逅对的人、对的事,定会在流转中灿烂了一树之花…… 写在最后 让人三分不吃亏,容人三分无损失。 让一步,修一颗谦让之心,是大度; 让一步,修一颗宽容之心,是修养; 让一步,修一颗善良之心,是智慧。 既如此,宽待他人,亦是厚待自己;成就他人,也是滋养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