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长恨歌》作者:历史的天空 主播:莹丽亿番洛瓦

《情牵长恨歌》作者:历史的天空 主播:莹丽亿番洛瓦

2023-06-21    10'28''

主播: 莹丽亿番洛瓦

233 1

介绍:
情系長生殿,魂牵马嵬坡。 宠恩君王侧,欢语夜笙歌。 圣主江山变,香销化战戈。 相思千古恨,怨泪洒星河。 自古红颜多薄命,自古君王多薄情。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估计是个男人,坐到君王的位置,要么薄情,要么滥情,能做到专情太难了。毕竟后宫佳丽太多,诱惑太大,能做到专情的帝王可谓凤毛麟角。唐明皇算是个意外吧!因为他遇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芙蓉帳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長恨歌》以虚实结合的文学手法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演绎的跌荡起伏,荡气回肠。每读《長恨歌》,胸中似有一股怨气郁结于心,不得释怀。 有人说杨玉环是不幸的。宠幸一场终遭舍弃,丢掉性命,成为王权的牺牲品,空承雨露恩,典型的悲剧人物。也有人说杨玉环是幸运的,得到圣主恩宠,三千宠爱集一身,轰轰烈烈的爱一场也值了。悲也好,幸也罢,作为历史人物,难免会被后人从各个角度审视评判,这其中多包含揣测成分。我倒觉得比起那些红颜未老恩先断,人未亡心已死的宫廷弃妇、怨妇,杨玉环算是幸运的。生前享尽殊荣恩宠,死后依然牵动君心。不幸的倒是那位贵为九五之尊的唐明皇,身为帝王,却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眼睁睁的看着心上人悲切赴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余生只能活在痛苦的思念之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可怜圣主朝朝暮暮之深情,只得空对巴蜀之碧水青山。回到京都,睹物思人,处处都是爱妃的影子,时时都是欢爱的记忆,“对此如何不泪垂”?“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物是人非佳人故,念念不忘旧时情。情感之哀痛莫过于此,实为不幸之甚。 每读《長恨歌》,目光总是停留在最后一句不忍掩卷。“天長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个恨字,道尽当事人无尽愁怨哀思。恐怕这无绝期的绵绵之恨也包含着自责的成份吧!相信经历马嵬坡兵谏之变后,李隆基应该会有所反思,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真的是红颜祸国吗?非也!红颜本无错,错在君王过。是君王太过“重色思倾国”,为爱情悲剧埋下伏笔;是君王太过于贪图享乐,苦短春宵不早朝,冷落了臣子的忠心;是君王陟罚臧否 zhì fá zāng pǐ平明不公,促成杨氏一族“姊妹兄弟皆列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直落得君臣离心、天下失德的局面!苦酒自己酿,最终自己尝,更加重了这伤痛的份量。因欲而纵,因奢而骄,极乐生悲,因悲生怨,由怨而恨。恨叛军无道、恨将士无情、恨自己无能、恨爱情无终、恨世事无常、恨哀思无尽……这次第,怎一个恨字了得! 历史不容假设,读罢《長恨歌》,掩卷沉思。依当时马嵬坡的形势,杨玉环的命运已经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只能一死。但是唐明皇对于自己的命运,难道就没有第二选择吗?与其悲切凄凉的苟度余生,还不如下诏传位,殉情了断,与心上人,倒也痛快!江山真的那么重要吗?君不见铁打的江山走马的帝王,两眼一闭,功名利禄、倾权王位皆为身外物,唯有情不绝,挚爱传千古。“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望虽好,只可惜,阴阳两隔,天上人间,无翼可比,无枝可连。大难来时沒有比翼双飞的浪漫,只有生离死别的痛苦,空悲切! 由此可见,唐明皇应是个现实主义者,一位多情且温情的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只能游走于乡野江湖,难以容身这高处不胜塞的宫廷。双双化蝶的凄美浪漫千古真情只能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等底层小民去演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