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解气的雅克萨战争  没有萨布素将军就没有黑龙江

让人解气的雅克萨战争 没有萨布素将军就没有黑龙江

2021-08-05    12'19''

主播: Οo繁华落尽оΟ

298 6

介绍:
那么一提到这个雅克萨城啊,很多朋友就会想起历史上发生在1685年和1686年两次,著名的雅克萨战役,这个战役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啊,少有的我们对外,打的非常解气的战争,而且也直接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那么今天呢,我在这儿呢,想到的不仅仅是雅克萨战争,还想到了我们历史上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抗俄英雄,他的名字叫萨布素,萨布素将军呢,严格意义上说还有一个不同的身份,就是,老梁作为黑龙江人,我能跟全国所有的朋友骄傲地说一声,我是黑龙江人,这个非常主要的一个源头,就来自萨布素将军,没有萨布素将军呢,恐怕我们今天很多人对外说,户籍的时候啊,就说不出黑龙江省这四个字了,什么原因呢?你听我细细的给大伙说,因为这个事儿呢,也得从萨布素将军自身的来历开始说起,他的祖上呢,就归顺了努尔哈赤,然后他呢,和他的父亲、祖父一直都是在部队里边打仗,后来把他划到呢,驻屯的吉林这一带,就他一直在东北生活,在东北长大,他的出生呢,是在黑龙江省的宁安,古名呢叫宁古塔,因为很早的时候,在黑龙江范围之内啊,几乎宁古塔是最早的一个城市。先有了宁古塔,之后才有齐齐哈尔,之后才有哈尔滨,所以这黑龙江省宁安市呢,靠在镜泊湖边上,几乎是黑龙江省,最早的一个,驻防军队的城市,那么当时呢,萨布素将军呢,在那里驻防,后来康熙皇帝呀,在他继位之后,应该说是康熙十年左右的时候呢,来到黑龙江来视察,视察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地方宁古塔一带呢,靠近吉林呐,包括那边珲春这些地方,在中俄边界的地方,经常有俄国侵略者呢,到这边来骚扰,所以这时候,康熙皇帝也提出说,这么长的国境线,我们这么点兵,守住是很难守住的,咱采用这个办法吧,不行就把,当地的这些居民呢,往回迁,迁到吉林一带。当时萨布素就主持这个事,搞了一次移民,就避免在中国边境的这些中国人,被俄国侵略者蹂躏,就把这些人呢,迁到了吉林境内,还有一部分呢,就在宁古塔边上,那么这个时候萨布素呢,是在宁古塔这儿驻守,后来最高的职位呢,认到宁古塔驻军的副都统,就相当于现在我们说军分区的副司令员,那么他当时驻防的时间,应该说对俄国呀,起到了很大的这种阻击作用,俄国侵略者,在这呢,没有占到便宜,但是呢,当时的侵略者很狡猾,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这儿打不动,我换个地方,打一枪,换个地方,就转到了黑龙江这一面,所以在这一头不断地骚扰的时候呢,当时呢,这个康熙皇帝也想啊,让这萨布素的带兵,到这边来,当时萨布素呢,就是写了这个奏折给康熙皇帝,就是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跟俄国侵略者拼死一战,好好的教训他,否则他总在我们边境搞事情,可是那个时候,大清啊,大家应该清楚哦,你要是看了《康熙王朝》那电视剧就明白,当时大清刚刚立国,危机四伏,那个时候,灭了鳌拜之后呢,正是和吴三桂,三藩之争,然后之后呢,又有台湾郑经之乱,何况这个时候呢,西北的葛尔丹也蠢蠢欲动,那么这个时候,大清没有更大的兵力呢,来往东北调动,所以只能呢,让萨布素呢,原地不动,所以这样俄国侵略者呢,在边疆地区呢,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啊,萨布素看了也很无奈,因为这时候大清没有力量顾及到这,那么说到这儿,咱得说呢,萨布素将军呢,他本身呢,如果我们划民族的话,他应该是满族人,他的姓呢,姓富察,咱们很多朋友知道,满族的姓呢,他有八大姓,佟、关、索、马、赫、富、那、郎,富察氏很多朋友看电视剧也知道,乾隆皇帝的皇后,就是富察氏,本身呢,这个萨布素呢,是镶黄旗,您注意啊,这是满八旗里的上三旗,上三旗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你说老梁,你说错字了吧,应该正黄旗、正白旗,那是您错了,为什么呢?这个满八旗给大家介绍个知识,他为什么叫镶黄、正黄?就说如果这个旗呀,边上镶上这黄条,这叫镶黄旗,如果整个都是黄色的,这叫正黄旗,您注意,不念正(zhèng)念正(zhēng)。我们东北有一句方言,说这正(zhēng)个浪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萨布素将军呢,他既然是上三旗呢,他自己身上,肩负着守卫满族领地的使命,所以他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带兵,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么后来把他呢,换到,黑龙江一带布防的时候呢,萨布素就提出,说:我呀,在当地招募兵勇啊,训练的水平不行,我要把我在宁古塔一带,带的兵呢,都带到这儿来,这样效果会更好,可是这时候呢,康熙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你把那会的兵抽调到这儿来,这是好了,那边又空了,而且这些士兵呢,在黑龙江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长途跋涉,这个对士兵来说,战斗力减损得非常严重,所以康熙皇帝想到,这样吧,我们另外给你派兵,另外成立一个编制,当时在整个东三省的领域之内呢,这个沈阳一带呢,有盛京将军,吉林一带有吉林将军,宁古塔一带有宁古塔将军,那么在这个编制之外呢,又担设一个黑龙江将军,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满清在关内呢,它有八大总督,你像这个直隶总督、闽浙总督,那么在关外呢,他还是让军事划管理,所以他的行政首领、封疆大吏称之为将军,那么单在这儿定一个黑龙江将军,也说明黑龙江流域这块,对大清的重要性,所以黑龙江将军,第一个是谁呢?康熙皇帝认命,就是你萨布素,你是不二人选,所以萨布素出任了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这从此东三省里边,才有了黑龙江这么一个编制,你看我们现在很多朋友,经常是,我作为东北人啊,比方说,在北京生活,很多人说老梁你们东北人,你们东北人,而往往呢,我们有时候就不是很舒服,为什么呢?东北人呢,有辽宁人、吉林人、黑龙江人,他并不是概念上,都是那种说话那个样子的,统一的东北人,我们的口音,尤其黑龙江和吉林的口音跟辽宁是有挺大区别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有的时候,别人说我们统一是东北人呢,我们可能觉得没有归属感,何况呢,东三省人呐,他的脾气秉性也不完全一样,有顺口溜,没有任何恶意啊,调侃叫,辽宁尖龙江虎中间夹个二百五,就说这个辽宁呢,开发的比较早,人家有经商头脑,辽宁尖,很聪明,龙江虎,黑龙江开发的相对晚,这个人比较直、比较豪爽,当地有句话说你挺虎的,其实这个呢,带有调侃味道,并不是贬义词。中间夹个二百五呢,吉林的民风很淳朴,这么也行,那么也中,难得糊涂吗,所以叫辽宁尖,龙江虎中间夹个二百五,那你看东三省人家脾气秉性,它有很大的区别,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你们东北人,我们其实是有很大区分的,所以这个区分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应该说萨布素将军,出任了黑龙江将军以后,才有黑龙江这个行政区分,所以我们今天,能骄傲地说,说,我是黑龙江人,还得感谢人家萨布素,那么萨布素将军上任之后呢,厉兵秣马,训练的各方面很刻苦,终于迎来一个时刻,大清皇帝康熙决定啊,要对这个俄国侵略者开战,因为这个时候时机成熟了,相对来说呢,大清的国力也上来了,而且不对俄国侵略者开战也不行了,因为西北的葛尔丹和俄国人勾勾搭搭,如果你这边不打灭它,那双方联合在一块可能这祸患更大,所以这样呢在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85年的时候呢,才有了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很快就把侵略者打得溃不成军,但是这个俄国呀,不太讲信用,在第二年的时候呢,我们一撤兵,马上这俄国人领头的托尔布津带领人又回来了,重新占据雅克萨城,然后在这呢,兴风作浪,这样一看呢,萨布素决心呢,我跟你一干到底。这次可不能惯着你,所以在1686年呢,又开始了第二次雅克萨战争,这一次萨布素的决心下得很大,也做得非常充分的准备,我们也像现在所在这个古城岛呢,当年其实就是萨布素将军呢,他的一个后勤基地,因为要打对面的雅克萨城,这个地方恐怕是最好的后勤储备基地,进能攻,退能守。所以当时把这个,托尔布津的部队,打到什么程度呢?归缩在雅克萨城里,然后当时已经到了冬天了,萨布素将军觉得,这个时候打不好打,那不打我就硬围你,所以里三层外三层,把雅克萨城围得水泄不通,最后啊,生生逼的,这个部队投降,而且侵略者的头,托尔布津也被击毙,826个侵略者打剩了66个人,逼的当时俄罗斯的摄政王啊,是女的,索菲亚,下令停战、停战、停战,咱们谈和,我派谈判代表,跟你们谈判,那么这段历史如果你要是喜欢武侠小说也有所了解,因为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边呢,把这段历史描写的细致入微,很细致,你有兴趣可以重新看一看,那么谈判的过程当中呢,这是发生在1689年,当时萨夫素将军,既是使团的代表,同时也是啊,护驾使者,因为当时呢,大清派内大臣索额图带着谈判队伍呢,到尼布楚谈,这时候萨布素呢,发挥了两个作用,第一个呢,是保护这个使团,第二个呢,是跟使团的人讲清楚,这个雅克萨是怎么来的,每次战争是怎么个事,俄国人是如何贪婪的,然后把相关的一些侵略行径的状况,具体地向使团汇报,这等于我们在谈判过程当中呢,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有根有据的和对方讨价还价,最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可以说为数不多的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所以萨布素将军呢,功不可没,那么这个人,那常年在部队里边,为人呢,是非常直的,没有什么弯弯绕,而且他呢,非常清廉,家里头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财,到后来呢,他这官越当越大,进了北京述职了,也给他封官了,可以跟内大臣平起平坐了,难免就有人呐,在背后嚼舌头害他,所以他到晚年的时候呢,反而给他降职了,但降职之后呢,他他到了卜奎,卜奎是哪儿?就今天的齐齐哈尔,还帮助当地呢,治理水患,干了很多好事,最后在七十二岁那年呢,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在黑龙江将军那衙门逝世的。 所以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很了不起的一个民族英雄,而且说到他的名字呢,我个人也充满着骄傲,没有萨布素将军,我恐怕现在对外说我是哪里人,很难说出黑龙江省这四个字,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啊,我相信我们黑龙江的老乡,应该一起给萨布素将军点个赞